在古代,人死之后为何要停尸三天?

所有的生命都是期限的,没有任何生命能够永久存活。所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凡普通的人,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没有人能够逃避。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出生是一件大事,亲人们会为你的到来开心、庆祝;同样,死亡也是一件大事,亲朋好友们会因为你的离去而悲伤、难过。在古代,人们对待死亡有着崇高的敬畏之情,所以逐渐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

无论是一个人的出生还是死亡,都有相应的礼仪和制度,关于死亡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停尸三天后才能入葬。

这个规定看起来似乎具有强制性,并不被大家理解,甚至还有一些迷信的色彩。实际上,停尸三天后入葬是有一定的道理。

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起现在来说是非常简陋的,特别是在确定病因的时候,现在的医生们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医疗工具来进行确诊,但是古代的医生、大夫只能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

这样的诊断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毕竟人的主观判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误判。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古代甚至还出现了将人误判“死亡”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虢国有一位储君得病去世,整个国家的臣民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当时著名的神医——扁鹊正好途经此地,见到这个情况非常好奇,于是询问原因。

有人向扁鹊说明了情况,扁鹊随即询问其死亡原因,那人说:“储君得病之后,气血不通,体内有邪气排不出来,无人可医。”扁鹊听到之后,认为虢国的这位储君并没有死亡,应该是暂时性的休克,被大家误认为已经死亡。

于是乎,扁鹊进宫求见虢国君主,并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扁鹊的话让虢国君主很吃惊,但是他还抱着一丝希望,如果扁鹊说的是真的,那么他的儿子说不定还有救活的可能。

虢国君主下令打开了储君的棺木,扁鹊仔细诊断之后,拿出了自己的针灸工具,娴熟得在储君的三阳五会等穴位上下针,轻轻转动了几下。不一会儿,虢国储君慢慢有了反应,随即恢复了生命体征,他最终被扁鹊救活。

储君被救活之后,虢国举国欢庆,同时扁鹊的医术也让人们惊叹。从这件事情中,人们也得到了一些教训,为了避免类似的误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去世之人停尸三天后才下葬。

实际上,历史上发生的这种误诊事件并不是特例,很多被误诊死亡的人被埋葬之后苏醒,醒来之后因为被困在棺木里面,没有办法出去,最后只能被活活闷死。

对人们来说,这是非常残忍且不人道的,为了尽可能避免惨剧的发生,大家不仅会在人去世之后三天下葬,同时还会有亲属为去世之人守灵。

另外,推迟三天下葬,还可以为远方的亲朋提供见死者最后一面的机会,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意传达的一种表现。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