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唯学思——《论语》悟读【3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论语》第二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去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面所蒙蔽;只去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危险。

【悟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之法。

这里的关键词是“学”和“思”。学习的过程中,学与思是矛盾的两面,是相辅相成的。“学”是了解外部世界,在于“知物”,仅仅死记硬背,不作思考,容易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越学越糊涂;“思”是诉诸于内心世界,在于“明理”,仅仅胡思乱想,不去学习,想得越多心里越乱,会陷入危机。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子云:不求诸心(不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学习),故昬(昏,糊里糊涂)而无得(收获);不习其事(不学习待人处事),故危而不安(难保平安)。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这些都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谓是惊人的一致。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对待学习,必须认真。学习为无心学习和有心学习两种状态,有心则必有思。有思的第一步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甄别,其次是展开知识迁移,再次进行综合概括,最后运用于认知和解决问题。无心学习,往往会陷入迷乱。

对待思考,必须谨慎。思考是指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的一种过程。思考不谨慎,则有纰漏;纰漏会导致出错,出错又会导致更多纰漏,循环往复。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既要学还要思,既要细学,还要深思。对于读书,朱熹有“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读书法”,明确了学与思的重要性。

学和思,是一生的功课。对这一章的理解,与前面的“温故而知新”一章对照起来学习,收获会更大。温故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去回忆,而应学会在“温故”中悟出新知。

相得益彰唯学思,学而能思方有得。

“学”能导“思”,“思”能促“学”;“学”是“思”之基,“思”乃“学”之续。“学”与“思”,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切忌走入任何一个死胡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