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了,没有什么能治好你的“中国式尴尬”
中国人过年的历史很悠久,但把“过年”当作一种节日固定下来的,还是在民国时期,所以,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是比较短的。
当然,到了现在,100多年过去了,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传统的走亲戚、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等必备元素,要么逐渐淡薄,要么渐趋废除,要么明令禁止,要么无人热衷。
于是乎,《过年,多陪家人说说话,别只是玩手机》《王者荣耀绑架了孩子们的春节》《手机破坏了中国人的亲情》等文章又泛滥在自媒体上,似乎简单地把“年味变淡”的罪魁祸首归咎于手机。
前些年春节回家,偶遇家属院一位老婆婆,问我感觉如何,我说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觉得“过年”这件事本身没啥意思,不过放假当然是好事。
我以为她要说,唉,你们年轻人啊,只喜欢过洋节,春节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我们当年都是如何如何……
孰料,她竟点点头,表示同意并说:确实没啥意思,还什么都涨价,早上去买个菜都比平时贵。
听到她这么说,我感到释怀的同时,又觉得:连老年人都觉得过年没意思了,中国人还过个什么年呢?年味不越来越淡才怪。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任何根植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元素都将被粉碎。这种“粉碎”本身不是坏事,因为它一方面在粉碎,一方面也在重构。
过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习俗,辛苦一年了,天气又这么冷,一块儿坐下来聊聊,吃吃饺子,走个亲戚,放俩鞭炮,贴贴春联,“假装”自己活得很好。
所以我说,现在很多媒体讥讽一些“佛系”青年不社交,不结婚,过着养猫,读书,旅行的空巢生活,假装自己活得很好,殊不知单身现象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你要知道,早在几百年上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假装”自己活得很好。
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形态是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没什么比丰收更重要的事。只有丰收了,农民才能吃上饭,朝廷才能收到税,才能养活士大夫和读书人,政治才能运作,社会秩序才能维持,历史才能向前推进。
为何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他的政权依旧很稳固?
其实,别说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就算他把功臣全杀光,政权照样可以运作,无非就是通过科举,重新再遴选一些读书人入朝,成本相对高一些。
因为,在农业社会,决定朝廷能否生存的核心是农民阶层,而非那些读书人。
这里面有一个养活和被养活的关系。农民交了皇粮养活官员和朝廷,朝廷又拨出一部分俸禄养活读书人。
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养活自己的那个要素,否则早晚灭亡;只有被自己养活的要素,虽然也时刻需要,但至少可以更换。
中国正在快速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而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甚至混淆了文化传统和沉疴思维的关系,你一说过年是农业社会产物,衰退是必然。他马上说不重视传统文化啦,年都不过还是中国人吗,怎么怎么样。
其实,从儒家文化圈来看,过年的地区越来越少。日本明治维新后就废除了春节(但日本人还是日本人),如今过年的只有中国人和海外华人。
何况,当央视春晚都显得那么应付,那么无聊的时候,过年的乐趣点真的越来越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没有比走亲戚更能折射中国文化的了。本来我以为只有我才被走亲戚的伦理文化所困惑,好在我发现很多人都有同感。要么是和亲戚聊两句就无话可说了;要么就聊一些言不由衷的话题,假装笑得很开心;要么就陷入“除非对方主动开口,自己也懒得主动开口”的中国式尴尬。
聊天最大的忌讳,就是陷入“一问一答”,因为问题总有问完的时候,而且不听地思考要问哪些问题,怎么个问法,这样是很累的。亲戚问你“结婚了吗”“工资多少”“怎么没有吃胖”“啥时候买房”等等问题时,他其实已经代入了记者情景,仿佛是记者采访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所以说,过年种种习俗的衰亡是必然的,但每个劳动者都有享受假期的权利。春节一定要放假,但内容一定要有创新。不创新就无法生存,就连玩儿也是。每个人都喜欢玩儿,但玩儿出新意,自己创造一种玩儿法的人,或许才是真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