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夏天,张廷臣途径乳山的一个小村...
1962年夏天,张廷臣途径乳山的一个小村子,看见一户农家院有一群鸡在争食。突然,他发现喂鸡食的“盆子"有些不寻常,便拿起细看,用手擦掉“盆子"底部的泥土,有道“一”字的痕迹显露出来,张廷臣断定,这是一件宋代的钧窑洗子。
农户家的主人是位妇女,她看到张廷臣拿着这个“喂鸡的盆”,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就说:“你喜欢就拿走吧!”此时,张廷臣心里正琢磨着怎样收购这件宝贝,听农妇如此之说,慌忙掏出5块钱塞给农妇。农妇不肯要,说是一个喂鸡食的破盆,那里会值5块钱。张廷臣不肯白拿,坚持要给,最后,农妇高兴的收下了5块钱。
张廷臣是青岛市文物商店的征集员,经常会走乡串户收购文物。今天,他喜获此宝,心里兴奋,赶忙抱着宝贝回到青岛,并向文物商店的领导汇报了收购这件鼓钉洗的经过。
张廷臣收购的这件宋代鼓钉洗高9.1厘米,口径23.8厘米,直口,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其玫瑰紫色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的特征。此件钧瓷外有上下两圈弦纹,上有乳钉20个,下有18个。器如鼓形,兽面三足,釉质较厚,色彩华丽典雅。
钧瓷为什么珍贵?主要是它的窑变釉色,由于钧瓷的釉料中掺入了含有氧化铜的铜氧化物一一孔雀石,氧化铜在炉窑中的还原作用下,显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了所谓的“窑变”。古人曾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形容钧瓷的窑变、釉色之绝妙。
另外,这件钧瓷鼓式洗底部有“一”的数字,专家说,古代钧瓷底部多有从一到十的数字,器物越大,数字越小。例如这件鼓式洗是“一”,也说明是同一类瓷器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而“十”,是最低或口径最小的。
后来,瓷器专家耿宝昌鉴定这件“宋·钧窑鼓式洗”时称赞道:“稀世珍宝”。并对这件瓷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这件钧窑鼓式洗也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微头条日签#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