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术散(汤)治疗感冒发热临床验案 – 经方派
神术汤加减治疗发热吐泻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丽
吴某,女,1995年2月1日出生。2018年12月31日初诊。
患者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畏寒,最高体温39℃,头身痛,随后出现吐泻。在医院就诊时查血常规:白细胞26×109/L,静脉滴注抗菌素后无明显改善,反怕冷甚,乏力,咯吐大量白痰,食入即吐,嗳气频频,烧心,腹胀痛,每日排水样便近20次。舌淡红,苔白厚腻腐,脉濡弱。方选神术汤。
处方:广藿香9g(后下),制苍术6g,广陈皮6g,炒山楂12g,砂仁3g(捣后下),川厚朴6g,炙甘草3g,焦神曲9g,生姜3片,葱白3段。3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月1日复诊,体温下降,最高37.6℃,患者腹痛、腹胀缓解,腹泻次数减少至10次,已无呕吐,但仍有怕冷和烧心感,血常规示白细胞16×109/L,停蒙脱石散、抗菌素等,继续服用中药。
1月2日三诊:患者已无腹泻,日排便1次,基本成形,腹胀减轻,痰减少,已无烧心感,怕冷感已轻微,可正常进食,舌红,苔转薄腻,脉濡。继续上方2剂巩固。
按:王好古神术散有多种加减变通,本案患者消化道症状突出,且吐泻严重,故选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的神术汤方(内有炒山楂、焦神曲等较多消食药),获效颇佳。
用神术散不要忽视葱白的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晋
近日,季节性流感发热咳嗽者比较多。根据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六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寒湿困表为主要病机。近见全国龙砂流派交流群里有同门介绍顾植山推荐王好古的神术散治疗外感发热患者,遂应用一例,分享体会如下。
李某,男,38岁,2018年12月31日初诊,体温37.7℃,畏寒无汗,周身疼痛乏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无痰,大便不成形,既往进食生冷或者海鲜大便易溏泻。脉较平时浮紧,舌苔淡黄厚腻,舌质淡,舌边尖齿痕。给予神术散加味。
处方:苍术20g,炒白术15g,防风15g,炙甘草10g,生姜6g,桂枝6g,藁本6g,白芷6g。3剂,颗粒剂口服。
上午11点拿到颗粒即服药一包,下午四点又服一包。晚上7点钟询问患者情况,述无汗出,体温37.9℃,略有升高,怕冷明显,余症状无变化。突然想起,颗粒里面没有葱白和鲜生姜,嘱患者用一寸长葱白三段,加鲜生姜三片煮水冲泡颗粒,晚上八点患者反馈说再服一包颗粒,随即微微汗出,身痛怕冷鼻塞咳嗽症状逐渐减轻,夜眠安。第二天,患者晨起体温36.6℃,直到下午体温亦正常,且鼻塞咳嗽身体冷痛症状基本消失。
按:本案初服神术散时因是颗粒剂,未用葱白,通阳力不足,无汗出,寒湿不去,热未解,加用葱白后微微汗出,表郁寒邪解散,湿祛热退,可见葱白功专发散之功。颗粒剂的生姜发表之力是否不如新鲜生姜也是原因之一。本案虽已经取得一天退烧的佳效,但细细分析,首服未能如鼓应桴,除葱白生姜的原因外,无汗而加了白术、桂枝,畏寒无阳明证而加了白芷,会否有所影响?似还需深加考究。
用方需随运气变化
北京朝阳凌和望 张玉霞
吴某,男,5岁。
2018年12月31日初诊(远程诊疗)。已发热2天,现发热39.5℃,舌象显示舌淡苔白腻,面色萎黄。给予神术散治疗。
处方:炒苍术10g,西防风10g,炙甘草10g,生姜两片,大枣两枚,1剂。
当晚服用50ml,次晨体温降至37.5℃,再服药50ml,体温继续下降至36.8℃。第3日未发热,随访3天,未再发热。
按:患儿平素脾胃虚弱,稍有食积即感冒发热。2018年5月,患儿食肉后感冒发热,在当地医院久治无效,同事请我远程会诊。照片显示患儿舌尖红苔白厚腻,处方千金葳蕤汤,半付热退。以后每当患儿感冒发热,家人就自行给患儿服用千金葳蕤汤,效如桴鼓。2018年12月30日,患儿再次感冒发热,体温39.5度,同事家人像往常一样,首日自行给患儿服用千金葳蕤汤一剂,无效,后求诊于我。笔者改予顾植山推荐今年冬季的运气方神术散,应手辄效。此案突出显示了五运六气因时制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