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田径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各个水平阶段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应根据所在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的安排田径教学活动。这里小编给大家梳理了中小学各学段田径教学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体育教师同仁们可根据自己所执教的学段来参考。

一.小学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1. 采用多样化练习和直观性教学手段以及适宜的游戏性活动,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2. 注意学习田径运动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发展动作速率,提高步频能力。

3. 减少较长时间的单调练习,掌握好活动量,防止过于兴奋和疲劳,应采用形式多样的跑法或带有游戏性质的耐力跑,达到发展耐力的目的。

4. 重视小学生坐、立、走、跑等正确的身体姿势的教学,减少或减轻对骨骼的震动、摩擦和负荷,在进行跑、跳练习时,尽量选择较松软的场地,避免跟骨受伤。

5. 发展力量应以克服自身重力的动力性练习为主,尽量少做静力性练习,以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

6. 小学生心脏搏动较快,呼吸较快,呼吸深度较浅,负氧债能力差,应安排一些较长时间且强度小的练习,增进心血管技能水平,发展有氧耐力。

7. 田径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走、跑、跳、投基本技能,但不能以游戏完全替代田径教学。

8. 必须重视教学的安全,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课前认真备课和检查器材及布置好场地,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

二.初中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1. 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特别要注意发展反应时、速度、协调性和动作速率。

2. 田径教学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应比成人短,整个教学安排的运动量不应太大,确保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生长。

3. 力量练习时采用的负荷量不宜过大,应多采用跳跃和中、小负荷的力量练习,注重发展较弱肌肉群的力量。

4. 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性别差异显著,应按男、女生分组进行教学,如条件限制无法分组时,要注意男女生区别对待。

5. 该年龄阶段学生有时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运动能力,容易参加力不能及的练习和运动,不利于身心健康和掌握正确的田径技术动作,甚至造成伤害事故,教师要安排适宜的练习负荷,加强引导并监督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6.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认识田径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促进作用,提高对田径教学内容学习的自觉性。

7. 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体机能运动的规律和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8. 重视教学安全工作,对学生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投掷、跳跃、跨栏跑等教学内容要重视落实安全措施。

三.高中阶段田径教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1. 在田径教学中应适当参加多项练习,进一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 避免或尽量减少超负荷量的大强度练习,不宜过多地采用对兴奋或抑制要求很高的练习,促进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更加平衡稳定。

3. 女学生由于体重增加,往往动作幅度较小,动作较迟钝,因此,要加强腿部肌肉、腹肌、肩带肌的力量和柔韧练习,尽量提高动作幅度

4.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各种田径练习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中运动量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应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水平和技术基础确定运动量,一般以中等运动量为主。

6. 在技术教学的提高阶段要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技术的掌握、巩固和提高。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李鸿江. 田径.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马明彩,熊西北.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