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京韵大鼓

我童年时代最喜欢听刘宝全演唱京韵大鼓《大西厢》。当时家里有一架留声机,是老式的摇把上弦,胶版唱片,七十八转的,同时有一套鼓界大王刘宝全唱的全本《大西厢》唱片,讲的是红娘、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动听的旋律,刘宝全脆亮的嗓音,深深地吸引着我。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唱出中间的一些唱段,这是我最欣赏的传统曲种之一。

京韵大鼓本是在清朝末年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俗称“怯大鼓”,后流入京城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这里面贡献最大的,就是被称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先生。刘宝全是河北深县人,自幼就喜欢唱戏,常向父亲学唱“怯大鼓”,十五岁时在家乡正式拜师,二十一岁时到北京献艺。京剧大师谭鑫培听了他的演唱,夸奖他唱得好,并指点他要入乡随俗,在北京唱,首先要改掉怯音(河北方言)。他很信服大师的点拨,努力揣摩谭鑫培、孙菊仙等京剧名家的唱腔、韵味和神态、身段。把“怯大鼓”中的唱腔方言都改成京韵京腔,手里耍着木板,打着鼓点儿,伴着三弦说唱结合,加强了面目表情和身段,这就大大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后来又结识了一些文化人,帮他编写修订了《白帝城》《活捉三郎》《徐母骂曹》等大鼓书词,终于在“怯大鼓”的基础上,脱胎重生,成为京城各阶层都爱听的京韵大鼓。这个曲艺品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形成了京韵大鼓的主要派别“刘派”。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就是他的私淑弟子。

对京韵大鼓做出很大贡献的另一位先生是白云鹏。他出身贫寒,经过刻苦努力,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唱腔圆润浑厚、吐字清晰有力、妩媚中透着苍劲的“白派”。他善于半诵半唱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我曾在北京工人俱乐部有幸听到他的再传弟子、天津曲艺团的青年演员王莉唱的白派代表作《探晴雯》,那真是一唱三叹,低回婉转。正宗的京腔京韵,略带鼻音的发声,如泣如诉,把女性的妩媚多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时场内观众一片叫好声。可见这个扎根在京津土地上的艺术曲种,和京剧一样,也是大受欢迎的。白凤鸣师承刘宝全,后创立“少白派”,骆玉笙也受其影响。

1985年,骆玉笙先生的一曲《重整山河待后生》借着电视剧《四世同堂》响彻了大江南北,京韵大鼓也让全国人民所熟知。解放前唱京韵大鼓主要是在天桥等地演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而现在随着国家对各门类艺术的重视挖掘,涌现出了很多出色的年轻演员,甚至有机会在春晚舞台上一展风采,这个曲种也由此成为文艺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花朵。(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曲艺种类介绍(4)——鼓曲(鼓词类)

    说与唱结合.叙事性与抒情性结合是鼓曲类曲种的共同特点.它的说带有音乐性,唱带有口语性,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自然而贴切.器乐的伴奏在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鼓曲类包含的曲种多而且复杂,所以又分为八种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

  • 老北京风景:鹅毛扇

    在老北京有一首戏谑流传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虽是玩笑话,从中却也可以看到旧时京城百姓,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扇子的依赖了.那时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想 ...

  • 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 ...

  • 老北京风景:卖冰棍

    北京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能吃上根冰棍,那真是孩子们最惬意的事儿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冰棍儿只能从街头推车的小贩处买.这种推车卖冰棍的以老人和小孩儿居多,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