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京韵大鼓
我童年时代最喜欢听刘宝全演唱京韵大鼓《大西厢》。当时家里有一架留声机,是老式的摇把上弦,胶版唱片,七十八转的,同时有一套鼓界大王刘宝全唱的全本《大西厢》唱片,讲的是红娘、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动听的旋律,刘宝全脆亮的嗓音,深深地吸引着我。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唱出中间的一些唱段,这是我最欣赏的传统曲种之一。
京韵大鼓本是在清朝末年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俗称“怯大鼓”,后流入京城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这里面贡献最大的,就是被称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先生。刘宝全是河北深县人,自幼就喜欢唱戏,常向父亲学唱“怯大鼓”,十五岁时在家乡正式拜师,二十一岁时到北京献艺。京剧大师谭鑫培听了他的演唱,夸奖他唱得好,并指点他要入乡随俗,在北京唱,首先要改掉怯音(河北方言)。他很信服大师的点拨,努力揣摩谭鑫培、孙菊仙等京剧名家的唱腔、韵味和神态、身段。把“怯大鼓”中的唱腔方言都改成京韵京腔,手里耍着木板,打着鼓点儿,伴着三弦说唱结合,加强了面目表情和身段,这就大大加强了艺术表现力。后来又结识了一些文化人,帮他编写修订了《白帝城》《活捉三郎》《徐母骂曹》等大鼓书词,终于在“怯大鼓”的基础上,脱胎重生,成为京城各阶层都爱听的京韵大鼓。这个曲艺品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形成了京韵大鼓的主要派别“刘派”。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就是他的私淑弟子。
对京韵大鼓做出很大贡献的另一位先生是白云鹏。他出身贫寒,经过刻苦努力,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唱腔圆润浑厚、吐字清晰有力、妩媚中透着苍劲的“白派”。他善于半诵半唱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我曾在北京工人俱乐部有幸听到他的再传弟子、天津曲艺团的青年演员王莉唱的白派代表作《探晴雯》,那真是一唱三叹,低回婉转。正宗的京腔京韵,略带鼻音的发声,如泣如诉,把女性的妩媚多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时场内观众一片叫好声。可见这个扎根在京津土地上的艺术曲种,和京剧一样,也是大受欢迎的。白凤鸣师承刘宝全,后创立“少白派”,骆玉笙也受其影响。
1985年,骆玉笙先生的一曲《重整山河待后生》借着电视剧《四世同堂》响彻了大江南北,京韵大鼓也让全国人民所熟知。解放前唱京韵大鼓主要是在天桥等地演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而现在随着国家对各门类艺术的重视挖掘,涌现出了很多出色的年轻演员,甚至有机会在春晚舞台上一展风采,这个曲种也由此成为文艺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花朵。(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