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走进百所高校•浙江大学站”协作机器人专题活动圆满落幕
“机器人大讲堂走进百所高校·浙江大学站”协作机器人专题活动于 2021年5 月14日在浙江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机器人大讲堂、艾利特机器人联合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现场约200人参加本次专题活动。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侯迪波,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熊蓉,东南大学电气仪器控制学部主任、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爱国,艾利特机器人董事长&CEO曹宇男,立德机器人平台CEO潘月,艾利特机器人副总裁吴非,艾利特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副总蔡嵩林等学校和企业嘉宾现场出席了本次线下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展开,《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常务副主编王伟主持了第一阶段致辞环节与第三阶段圆桌论坛环节,艾利特机器人营销副总任怡主持了第二阶段的报告与交流互动环节。
▍嘉宾致辞
在嘉宾致辞环节,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侯迪波副院长出席活动现场并发表致辞。在致辞中他首先对到场嘉宾表示了欢迎,结合当下全社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侯院长认为,未来机器人行业将成为新风口,人才缺口会非常大,尤其是高素质机器人人才极度缺乏,因此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结合,加强深度沟通。侯院长也提到,浙大也一直致力于为机器人行业领域培养出一批拔尖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机器人教育方面有大量积累的浙江大学,近十年在机器人竞赛、科研方面都取得大量荣誉和瞩目成绩。未来,侯院长殷切希望通过更多教学、科研与企业产业的交流碰撞,能够加速高端人才培养这一过程。
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熊蓉主任在致辞中提到,以艾利特为代表企业的协作机器人行业赛道,是近几年国际国内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个赛道正随着下游产业和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值得期待与关注。熊蓉主任也对于机器人大讲堂将产学研互动和交流活动引入浙大表示了认同和感谢,她希望未来能通过更多探讨交流,让技术解决产业的实际问题,让产业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促进行业整体向前迈进。
艾利特机器人董事长&CEO曹宇男博士作为企业嘉宾代表发表致辞。他提到,艾利特作为一家专注于协作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经过3-5年时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耕耘,已经走在国产协作机器人领域前列。曹宇男认为,协作机器人作为从工业机器人演进出来的产品,具有安全特性、平台属性,传感器融合技术等一些区别于工业的特征。未来在AI等前沿技术加持下,协作机器人极有可能成为机器人赛道中下一代的时代标签产品。他希望未来通过产学研的交流活动,与更多高校在项目与人才上紧密合作,共同创造协作机器人美好的未来。
▍主题报告与交流
艾利特机器人营销副总任怡主持了第二阶段专家报告和交流活动,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友好互动。
东南大学电气仪器控制学部主任、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爱国结合典型的力觉传感器应用案例,围绕《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研究及应用》主题,就当前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行了详细报告。
宋爱国教授提到,机器人力觉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感觉,但力觉实际上跟运动一样是多维的,因此传感器其实也在模拟这种力的表现。宋教授从测量多维力传感器的应变式和压电式等主要原理展开,就多维力传感器的诞生以及当前在载人航天、机器人应用、医疗、健康、人机交互的发展,解释了多维力传感器性能指标和包括结构、组合设计、静动态标定、动态补偿等在内的关键技术。
随后,宋教授又结合自身经历与参与研制过的例如天宫二号力测量传感器系统研发、折叠式核心舱开门方法中小型化多维力测量传感器设计、空间站大型机械臂多维力传感器研发应用、医疗假肢力触觉感知和精准控制等几大详细案例,将多维力传感器的重要性和未来应用空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爱国教授认为,随着我们国家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包括人机技术的发展,多维力传感器近年来需求愈发明显,但未来在结构解耦、小型化、力触觉感知和精准控制等技术上都仍然有较大进步空间,同时随着3D打印等技术使得多维力传感器成本的不断降低,新型结构设计不断提高精度,智能化和集成度越来越强,未来多维力传感器将在商用化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艾利特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副总蔡嵩林则围绕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艾利特机器人多年来在协作机器人赛道上的一些思考。蔡嵩林通过展示艾利特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电子、日化等行业应用场景灵活部署、高效集成、简单易用、支持人机共存的特性,以及在医疗、特种等非工业行业的创新突破,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艾利特对于安全、易用、灵活三大协作机器人特性的理解。蔡嵩林认为,协作机器人在结构设计、交互协同、模块化等研发上都大有可为,未来在愈发强调多品种、少批量,快速产线切换的柔性制造需求下,以及在商业应用创新上,协作机器人凭借更安全、紧凑、、易拓展的特性,将成为解决非标自动化痛点的一项重要技术。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常务副主编王伟主持下顺利开展,熊蓉教授、曹宇男董事长、吴非副总裁以及立德共创服务平台潘月博士上台,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问答交流。
针对现场提问到关于疫情带来的思考,吴非对此感触颇深。他透露,2020年受疫情影响,二月份的业务几乎停摆。但在复工复产后,许多原先犹豫上线自动化项目的工厂,例如在浙江当地企业,需求迅速爆发。为了满足短时间内暴增的需求,许多工厂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大规模招人,又必须满足产能。因此不少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企业在疫情后迅速开始尝试机器人,以此来解决疫情后的人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困难。同时,在餐饮、食品以及酒店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机器人的身影,并获得了许多正向的使用反馈,使得疫情后对于机械臂的需求整体上升。
针对现场关于艾利特成立美国分公司以及全球化布局问题,曹宇男认为协作机器人作为一个全新的细分赛道,不论是产品定义还是技术特点,国产品牌与国外的差距并不遥远,艾利特作为国产品牌代表企业正尝试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布局。同时,美国作为一个体量巨大且成熟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具备良好的自动化基础,值得艾利特进行长期作战和布局。曹宇男还透露,未来艾利特将在欧洲、东南亚这些产业链密集且具有较好自动化基础的区域进行布局。在中国市场把握华北、东北、华南、西北四个区域的发展机遇,梳理供应链,迎接更大范围的爆发增长。
针对现场关于中美贸易争端对机器人行业影响的问题,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专家组专家,熊蓉教授认为,国际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例如国外对我国液压伺服控制阀等高端核心零部件产品和技术都存在封锁,美国近期对中国机器人方面出台的技术和人才封闭型政策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封锁,也使得中国机器人出口到美国更为艰难。
熊蓉教授透露,因此我国在“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里面设立了自立和自强两个工程。自立工程力图使我国在高端的核心零部件摆脱国外依赖,解决空心化问题,自强工程则重点强化国产机器人作业精度和负载能力,发展高端机器人、完善应用系统,尝试去解决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工艺问题、集成软件问题,除此之外,“十四五”还强调基础研究、前沿研究等源头性创新,希望借此诞生更多源头性思想,全方位激励整个行业产业发展。
针对现场关于立德服务平台的初衷和使命问题,潘月博士回答道:机器人大讲堂于2015年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就一直紧密围绕机器人领域科研和产业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尝试高校科学技术赋能产业。机器人大讲堂持续关注和发布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科技,分享国内外产业发展,加强了社会各界对于机器人前沿技术的认知,支持了一批机器人细分领域顶尖企业的成长。他在现场鼓励年轻人:“机器人行业未来还有大量的场景需要开拓,这些新场景需要更高创新能力和更深厚科技基础的人才去创业、去奋斗、去成就,机器人行业值得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全身心投入。”
针对现场关于艾利特工业解决方案遇到的痛点、难点以及技术壁垒问题,曹宇男从艾利特的商业模式角度上解释道,艾利特的目标是致力于平台化,即围绕软件、操作系统、硬件等产品侧做出核心平台,从而帮助更多掌握行业细分场景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协作机器人优势,更好实现工艺适配,从而提高客户需求响应能力,因此艾利特在提升性价比和产品能力的同时,通过更严格且完善的安全标准,打造绝对能力更强的协作机器人。
针对现场关于下一代协作机器人和弯道超车的问题,熊蓉教授提到,协作机器人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和人进行安全协作,能够为人服务,因此理论上讲可以从工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当前还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例如负载自重比太小,价格太贵、智能性缺乏等方面,导致很多轻量化协作机器人的产品能力落地到很多场景时易用性并不强,感知能力也不足以完成对场景的理解和适配。这些都使得未来协作机器人在技术上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彩蛋——关于智能工厂
现场同学针对柔性工厂提出了系列问题,引发了现场热议。本文将该问题和现场讨论回答整理以餮读者。
吴非就协作机器人在丹麦的起源解释道,丹麦对于食品要求标准很高,生产曲奇和饼干的企业往往需要在夏季将产线切换改制冰淇淋,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快速拆卸安装,这导致工厂的部署周期非常长,加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为了迎合这种产线快速部署的需求,协作机器人在丹麦的一个食品行业自动化科研课题中应运而生。他提到,未来制造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个性化的订单,需要企业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切换,协作机器人必然成为柔性工厂的必要环节。而如何能把机器人当成工具方便携带,一直都是艾利特矢志不渝的追求。
熊蓉教授对此补充回答道,柔性工厂会涉及很多方面,协作机器人只是其中一种执行单元,柔性生产包括了整个工厂各个作业单元,需要进行更深度的产线设计和组合以及信息化管理,从而调动机器人等生产单元组合完成生产,协作机器人由于方便示教便于安装等特性,使其能快速适应各类生产需求。从人机协作产线到纯粹无人自动化产线,在汽车产线已经大量使用,但这种产线当前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并非常依赖于机器人工程师的创新,需要工程师能不断考虑到包括末端夹爪等各个执行机构的性价比和优劣性,并根据工艺要求进行产线重新设计和改造,针对于此,研究怎么用机器学习进行智能工厂设计,从而摆脱掉对工程师经验依赖,也是一个前沿的探索方向。
对此熊蓉老师也对在场学生和公众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与期望:“如何把我们的机器人用好,也是一门大学问。现在恰恰出现人才的断层:我们这些高端人才——浙大的毕业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而一些专科的学生正在做这样的事情,但缺乏理论将技术真正发挥出来。现在找工作都是看哪个地方热,我们现在找工作应该看哪个地方出现人才缺口。集成绝不是低端设计,创新性系统集成设计依然是机器人行业非常紧缺的人才。”
在讨论中,王伟也补充了自己的看法:系统集成对产线的改造不是完全无人,而是减少人,换上机器人后,往往需要团队工程师对整个产线的工艺非常了解,让原先人做的事情机器辅助和替代完成,但因为我们的产线原先是为人设计,这同时需要对原有工艺进行一些更改,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难度并不低,往往产线改造都是先拿一条试,整体进程较慢,但正是由于这些做系统集成商的工程师,例如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产线一直在进步,很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希望同学们在研究之余参观,必然会对于设计、研究有所帮助。
蔡嵩林对此也深有感触,他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自己的认识:无论是从网购小件物品的定制需求还是对于汽车配件等中大型产品的生产,未来非标柔性化必然是一种趋势,这就需要更高效率不易犯错的标准化产线。“我国机器人行业不只是基础设备的落后,在应用侧也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有前沿性的机器人应用,需要集成商在机器人基础之上做应用开发。这就需要算法,需要开放,需要软件配合,在机器人之上开发更多功能。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基于机器人平台开发他们的产品,这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蔡嵩林说道。
▍结语
机器人大讲堂走进百所高校·浙江大学站协作机器人专题活动在线下的成功召开,为机器人领域不同方向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了一次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学习沟通、分享心得、互通有无,希望能有更多人进入机器人行业,共同促进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