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起源概念解读之五:《易经》六千年前的人工智能算法
现如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专家学者张口闭口都是算法,很高深的样子,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句话:用计算机模拟控制万物,核心就是一大堆前提条件,加入一大堆数学公式。比如自动驾驶汽车,绿灯亮,芯片就控制汽车内的若干电机做出松刹车,加油的动作,红灯亮,芯片就控制汽车电机做出刹车的动作。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二进制的运用。注意!只是二进制的运用,不能简单等同二进制。二进制没有负数运算,人工智能有正负数运算。人工智能通过取反加一和设置正负号的方式,实现了正负数的运算。
《易经》认为:阳极反阴,阴极反阳,阴阳(即能量交换)的增加和减少构成万物的根本运动方式。阴阳只是两种相反的能量交换状态。如果把阳看成正向运动,阴就是反向运动,当阴阳协调时,就实现了动态平衡。阳加上阴,不是变成零,而是产生了新的运动和物质存在状态,正如氢加氧变成水。
如果把“阳”视为“1”,那么“阴”就是“-1”。《易经》就是通过“二进制”中的正负数加法运算表现万物的变化。
阴阳是“1”和“-1”,这两个数的加法,和人工智能的正负数运算是一样的基础和原理。虽然人工智能的正负数运算要复杂很多,但基础是一样的。
《易经》就是六千年的中国人做的一个人工智能计算机,用来模拟运算天地万物的变化。虽然很简单,甚至说粗糙,但是大道至简,谁又能对六千年前的人工智能的算法证伪呢?
几千年来所有学易之人,一方面崇拜着《易经》,却又共同的认为《易经》是卜筮之学,中国人对《易经》的误读太深了。《易经》就是一种算法,和卜筮有什么关系?
很多学《易经》之人,喜欢用二进制演算《易经》,更有一本《易经解析与致用》一书,完全用二进制演算,弄了一堆图表公式,据说还多次出版。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遗害传统文化。
在二进制中,零表示无,表示进位关系,而在《易经》中,如果把前进视为“阳”,那么“阴”就是倒退,而不是静止。如果把“热”视为阳,“冷”就是阴,谁把阴视为“零”,冻死了只能怪自己愚。
阴阳是两种相反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有能量和无能量,正如生长是一种力量,死亡是相反的力量,万物万事都是被这两种力量支配。能量聚集成物,物消散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