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痛经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青年女性,多发于月经初潮后几年,除能导致腹部疼痛外,还兼头晕、恶心、乏力、腰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痛厥。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可以让您缓解痛经,远离痛苦,减少生活工作中的不便,让您重拾自信,焕发女性魅力。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治疗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及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应用中药外敷于相应穴位,使药物通过穴位、经络发挥最佳治疗作用的传统外治疗法。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部位在冲任、胞宫,以“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病机。依据常见病机,中医科自制温经通络贴和理气止痛贴。辨证选用相应敷贴贴于特定穴位上,在每月月经前7 天至经后3天贴敷,每天1次,每次4~6个小时,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将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微电脑技术相结合,具有中频仿生按摩及热、磁治疗、经络穴位贴敷等多重功能的治疗,通过对穴位进行脉冲电导刺激,可以很好地激发经气,以疏通经脉,通利脉道。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所取中极、关元穴属任脉穴,通于胞宫,为女子蓄血之所在,可调和冲任,温通胞脉;命门、腰阳关穴属督脉穴,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可疏通经气,使上下、前后贯通,阳气通达;配伍冲脉之穴大赫穴可以加速胞宫经脉之气血运行,起到活血止痛之效。每于月经来潮前7天至经前1天进行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脐灸治疗
脐灸,即在肚脐处(神阙穴)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每次治疗为月经结束后开始,每周施灸2~3次,直至下次月经来潮,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腹灸
腹灸是对以脐为中心的腹部进行隔药隔姜灸疗的方法。整个腹灸可以涵盖神阙、气海、关元、下脘、中脘、天枢等穴位。可以起到温补元阳、益肾固精、温肾暖脾等作用。加上外敷中药及姜蓉,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加强治疗作用。腹灸每周施灸1次,4次为一个疗程。
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患者的体质、疾病、证候、症状等为结合因素,以君、臣、佐、使为配伍原则,挑选合适病症的多味中药道地药材为基本原料,辅以胶类、蜜类、糖类等,经过一系列的特定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稠厚状半流质膏状或冻状的制剂。具有服用方便、免于煎煮、易于保存和携带及口感较好等特点。常用于治疗痛经的膏方有四物膏、艾附暖宫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