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唐三彩不贵,室无唐三彩不雅
唐代三彩的制作也因时期跨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早期的三彩多为罐、盘、豆、注子、器盖类,或是日用器具的模型榻之类。这里引用来自李凤墓出土的的一件双联盘,这是目前为止发掘出土最早的唐三彩,产于高宗时期。其只有简单的白色和黄、绿色釉,色泽也不够华丽,造型也简单,这都表明在唐三彩创烧的初期,其成型制作工艺、装饰技艺和烧造水平均处在探索时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唐朝灭亡后,大部分的后世的统治者,坚决抵制厚葬之风,而是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制作它的已经寥 寥 无 几了,尽管后来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是在质量与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如唐三彩,而唐三彩就这样被埋在了地底,直到近现代才重见天日。
真唐三彩一般都是土里挖出来的,因为这东西当时是陪葬品,谁家也不能放在家里摆着玩,既然是埋在土里这么多年,釉面就会多少留下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能看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在釉面,或通体或局部出现,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因为腐蚀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唐朝的鼎盛发展同样也让多民族融合,在长安的街头,能够随意见到胡人。刚开始,百姓对于他们的存在,还比较稀奇,随后,便淡然处之了。胡人同样带来了文化的延续,胡人文化和汉人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唐三彩的发展,作为天朝上国的百姓,自然需要珍贵而精致的物品,来彰显生活之繁华。
唐三彩虽然做得比较漂亮,但还是和普通陶器一样,有胎质疏松、防水性能差的缺点。在唐朝的时候,青瓷和白瓷已经出现,技术上和实用上对各种陶器有压倒性优势,当然也包括唐三彩。因此,唐三彩在唐朝并不算是多么名贵的陶瓷。其实,瓷器制作在唐朝已经与陶器制作分开,并且具有很高的水准。作为一项独立的手工制作部门,在唐朝已经逐渐形成了名窑,并且出现了青瓷和白瓷为代表的两大派系。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白瓷以邢窑为代表,它们的名贵程度在唐朝远远要高于唐三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唐三彩马很受追捧,其中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为名贵。虽然近些年海外拍卖会上极少出现唐三彩马,但从前些年的拍卖纪录上可以见到唐三彩目前在国际市场的价位。1989年12月12日,国际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一件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495.5万英镑成 交,这在当时创造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2003年3月27日,纽约苏富比拍卖的一对唐三彩马以157.6万美元的高价成 交。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据考古界的挖掘,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曾经挖掘出来过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么这种文化传流到国外也对他们的陶瓷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在日本和朝鲜。日本奈良时期曾经仿制中国的三彩制作出来过三彩器物,当时被称为奈良三彩,朝鲜的新罗时期也仿造中国的三彩制作过三彩的器物,叫新罗三彩。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也得以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