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给药莫西沙星 药物可直达肌肉和皮下
一种抗菌治疗是否有效,血液中和组织中药物浓度充分达标是关键。目前,还缺乏脓毒症患者莫西沙星血药浓度和组织暴露水平的数据。2019年9月,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研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调查了莫西沙星血浆和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
脓毒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感染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多数感染都位于细胞外间隙,因此脓毒症抗菌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抗菌药物必须能够进入组织并达到足够的浓度。
据报道,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组织中抗菌药物的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尽管不断有新的治疗选择涌现,但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不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并且可能是严重感染和脓毒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尽管FDA和EMA承认,依据健康志愿者的有效血药浓度来确定抗菌药物临床临界点,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当前仅对个别抗菌药物在脓毒症病理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穿透性进行了调查。因此,FDA和EMA建议应测量目标人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非典型致病菌和厌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当前,已经在健康志愿者中评估了莫西沙星的有效渗透组织能力。然而,尚未有关于脓毒症患者血药浓度、皮下组织和肌肉中药物水平的数据。
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该项研究,确定了在较长时间内,莫西沙星在血药和组织间隙液中的药代动力学。
10名脓毒症患者接受莫西沙星400mg,每日一次,在治疗第1、3和5天时,获取大腿皮下和肌肉的血浆样本和微透析液,从而确定不同室的莫西沙星浓度。
血浆中,莫西沙星平均游离分数为85.5±3.4%。第1天时,皮下和肌肉中的Cmax分别为2.8±1.8和2.5±1.3mg/L,AUC分别为24.8±15.1和21.3±10.5mgh/L,fAUC0~24/MIC分别为100.9±62.9和86.5±38.3h。
血浆中,游离莫西沙星的Cmax为3.5±0.9mg/L,AUC为23.5±7.5mgh/L,fAUC0~24/MIC为91.6±24.8h。
第3和第5天,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清除率高于健康成人,但是组织浓度相当,多数可能是由于蛋白结合较低。
出人意料的是,首次给药已经实现了与稳态条件相当的暴露水平。获准的400mg日剂量,在该研究患者人群中是足够的。因此,脓毒症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时,第1天时不需要使用负荷剂量。
总之,该项研究提供了莫西沙星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点的重要信息。尽管清除率高于健康成年人,但组织浓度却相当,这可能是因为血浆中莫西沙星的游离分数增加所致。在病理生理条件下,莫西沙星蛋白结合较低,很可能归因于低蛋白血症,特别是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
与专家意见相反,该研究显示,莫西沙星治疗的第一天,似乎没有必要使用负荷剂量。但是,由于个体间的变异性大,应该以一种更个体化的给药方法进行评估,尤其是在脓毒症更为严重的情况下。
(选题审校:应颖秋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9 Sep 1;74(9):2681-268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9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