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之难不在形
很多人认为楷书难写,但却不知为何难写?他们认为楷书很难“写像”“写漂亮”,其实这是个误区,这样的错误认知同时衍生了一个错误的审美观念—以楷书的“形似状况”去评估书者水平。其实,楷书之难不在“形”。
南朝书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可见,楷书之难在神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笔法和结构的准确;“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有力度的线条才是美的。于是,楷书艺术成为了一种“形神兼具”的高难度的挑战。欧阳询写得再险绝,只是欧阳询的神;赵孟頫写得再雍容,也只是赵孟頫的神…似者死,学者生。这里所谓学,主要表现在出神入化。
启功先生说:楷书当如行书写,再如“作真如草”的观点,有几人能真正理解?我们写楷时,当有肘下生风、沉着痛快之意。而热衷楷书的我们,多数在复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死守数十年。
楷书如何出神采?说几个重点:
一、以行写楷。
启功先生说:“楷书当如行书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小结下面这些动作,典型需行意辅之:
1、逆入发笔速度要快,如惊蛇之入草,如快刀斩乱麻;
2、逆入作点后调锋时,宜慢点,以致藏头护尾;
3、笔与笔交换过渡时要快,过贵乎疾,交代清楚;
4、短撇宜快,速且锐,如鸟啄食;
5、垂露宜疾,疾则力劲而笔能复逆。
二、哪些地方要沉静呢?
1、点画要沉重,如高峰坠石;
2、挑法宜迟,仰笔锋,轻抬而进,所谓'贵乎迟留';
3、长撇宜悠扬,贵险而劲,意欲婉转流畅,笔力送到而势有余韵;
4、悬针宜缓,交待清楚。
三、从容得体。
王羲之曰:缓笔以定其形势。我们写楷书切勿以字小而忙行笔势,亦勿以字大而慢展毫头,而是一种从容的节奏。写楷书需锋势备全,笔形到位,结字熨帖,有雍容自如之态,迹如前人所谓点画如刻入缣素,结构似天成铸就。
四、至少80%的人忽略楷书用墨!
我们写楷书时最忌写一个字去蘸一次墨,这样永远不会有枯笔飞白,最理想的楷书用笔是画之当中浓,两边枯,不光而毛,涩中自有无穷之韵味;最理想的用墨是枯中见润,即在笔酣墨饱的情况下依靠速度和中锋、笔力和笔势拉出来的枯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状。一旦楷书墨色有变化,就会大大增强它的灵动性,更易表现出耐人寻味之神采。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所谓书法之基本功,就不能是楷书本体的意义,而是基于书法之于笔法、章法、墨法等综合概念。
一句话总结:楷书之美不囿于“形”,更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