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摆位,你GET到了吗?
我们在MRI扫描的时候通常都把重点放在了扫描序列、参数及定位上,而MRI图像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扫描前的准备、线圈的选择、患者的摆位、序列的选择、参数的设置、定位的角度等,在这些因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患者的摆位。殊不知患者的摆位对MRI图像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摆位不对,一切全废”。
一幅MRI图像,即使图像做的再好看,如果显示的不是临床需要的东西,那也相当于废片。优秀的MRI图像不光要将图像质量做好,还要能把临床想要的东西合理的、完整的展现出来。想要获得这样的MRI图像,需要做很多工作,摆位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不就是摆个位置吗,哪有那么多讲究?让病人睡到线圈上不就完事了?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这简单的颈椎扫描,你觉得这样的摆位能把图像扫好吗?
还有很多在扫描女性患者颈椎的时候,后面的头绳不取,直接就摆位了,诊断结果描述'颈椎曲度**',这合理?
再如这样的图像你觉得是线圈的问题,还是序列参数的问题?跟摆位有关系?
所以说合理的摆位对MRI图像质量至关重要,可以说如果你从开始的摆位就不对,那后面的基本上就是全废。今天主要介绍在MRI摆位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摆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三中心”原则。
遵循“三中心”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在摆位的时候将扫描部位置于扫描线圈中心的同时,扫描的时也应选择对应的线圈单元,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足够的信噪比,还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对于每一个部位的扫描,如临床无特殊要求,一定要按相应的操作规范摆位!注意扫描中心、范围、体位等。
比如这样全脊柱的扫描,你觉得扫描出来的图像能显示脊柱的全段?对于每个部位的摆位,一定要注意中心线,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三中心”原则。这样才更利于我们后面的定位、解剖结构的显示、图像的拼接等。
对于主磁场的中心,不光要考虑左右的中心,还要考虑上下的中心。
可以说你摆位摆的越标准,你后面定位就会越精准。如果你自己都搞成一个“歪瓜裂枣”,那定位的时候你会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
如果摆位的时候扫描部位如果没有放在线圈的中心,扫描的图像不光信噪比差,还会带来相应的伪影。
在摆位的时候应注意扫描部位与线圈贴合度。
扫描部位的组织应尽量与线圈紧密贴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图像的信噪比,还可以减少相应的伪影。
如常见的在摆位的时候组织与线圈贴合不够好,压脂效果较差(组织/空气)。
这样的情况常见于一些关节和在解剖形态不规则的部位,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部等部位的扫描。
肩部扫描,应在对侧使用海绵垫适当抬高,使肩部尽量贴合线圈。
足部扫描,如没有配备专用的线圈,可以将足“踩”于所选择的线圈上扫描!
踝关节扫描,如没有专用线圈,可仰卧或俯卧采用膝关节线圈扫描;或使用头线圈扫描。
在一些解剖形态不规则的部位,不能完全贴合于线圈时,可以用海绵垫、沙袋类填充于相应的空隙,如一些小关节,乳腺,颈部等部位的扫描!
为了显示某些特殊结构或一些特殊情况时,需要特殊体位的摆位。
为了显示某些特殊结构扫描时需要被检者保持特定的体位扫描,如肩关节、颞颌关节、膝关节的扫描等,才能更好的显示某些特殊结构。
常见的如膝关节的扫描建议屈曲30°左右扫描,这样能更好的显示前后交叉韧带。
如上图,如在扫描时屈曲不到位,很难在同一层面显示前/后交叉韧带走行,这给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部分专用的膝线圈在腘窝的位置有一个凸起,膝关节放置在上面后大体呈30°,但部分厂家的线圈并没有这个凸起,所以需要使用海绵垫让膝关节屈曲呈30°。
对于平山病虽然常规的MRI颈椎扫描也具有一些特征性的改变,但颈椎屈曲位MRI证实,在颈椎屈曲状态下平山病具有典型的“膜-壁分离”现象,这是诊断平山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怀疑平山病的患者在行MRI检查时应使颈椎≥35°屈曲状态下检查。在摆位时部分被检查可能会出现线圈上片无法贴合的情况,此时可以在线圈的底部使用海绵垫将线圈抬高。
在摆位时,应尽量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正常摆位的患者,如经常会遇到驼背的患者,按照常规的摆位方式,扫描部位根本就不能置于相应的扫描线圈内。
如面对这种头颅检查的情况,可以合理利用海绵垫,在将被检者背部抬高的同时,将线圈也适当的抬高。不要总是一心只想着去把头部垫高。
如果很多时候看见图像是模糊的,不要只顾着喊病人不要动,要去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很多腰椎扫描的患者其平躺时疼痛会更明显,如摆位时在膝部使用三角垫让膝部处于屈曲状态减轻肌肉张力,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
在膝部使用三角垫让膝部处于屈曲状态减轻肌肉张力,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能保持长时间的扫描,减轻运动伪影。
腰椎扫描时使用三角垫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减轻交叉伪影。在使用三角垫让膝部处于屈曲状态时,腰椎的曲度相对会变直,可有效避免组与组椎间盘间定位线间的交叉,从而减轻交叉伪影(如上图)。
在没有使用三角垫让膝部处于屈曲状态时,腰椎的生理曲度使得组与组椎间盘间定位线间更容易交叉(如上图)。
对于轻微运动的患者,摆位时可以合理利用沙袋等物品适当的压迫、固定相应的部位,减轻相应的伪影。
不要纠结仰卧还是俯卧、头先进还是足先进,我们要考虑的是相应的摆位患者能不能坚持完成整个检查;信噪比能否得到保证;线圈能不能到达那个位置;相应的摆位会不会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等。
虽然扫描规范及专家共识对于每个部位都规范了相应的摆位体位,但很多时候由于软硬件因素的限制(没有配备专用线圈、没有更好的序列等)、被检者的配合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去摆位扫描。对于那些特殊情况的被检者,应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下,根据被检者的实际情况、临床诊疗要求进行合理的摆位扫描。
总结:
能按规范化扫描的,需按规范化扫描。
应尽量让患者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
要善于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
要遵循“三中心”的原则。
应了解临床医生的需求,所得MRI图像能解决临床问题。
附录:
三中心:线圈单元中心、扫描部位中心及主磁场中心。
“膜-壁分离”现象:脊髓动态X线造影、颈椎屈曲位CT、颈椎屈曲位MRI显示平山病患者存在特征性的颈椎屈曲后硬膜囊后壁与椎管后壁分离现象。
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姜建元,孙宇,胡永成.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8):452-457.
Hou C , Han H , Yang X , et al. How does the neck flexion affect the cervical MRI features of Hirayama disease?[J].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2, 33(5):1101-1105.
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50(010):724-73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