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阴阳实际
在太极拳中,阴阳不是理论,不是方法,而是一切动的源头与实际。 比如抬手,其实就是阴阳两分的表现。
如果习惯了肌肉运动,就很难体会到阴阳的作用。
如果充分放松,就会发现,肌肉即使有作用,也是从属的,不是主动的。
简单地说,在放松状态下,以上一个状势为混沌,抬手就是混沌中阳升阴降。
动的机制是气,源头是意。
不论你能不能体会到,意一动,气就分化。意的方向决定气的方向。
所谓意就是注意的意。
一般的动都是注意于目标,比如吃饭喝水,没有人注意自己的手是怎么动的。
习武者则注意于肢体,比如出拳出脚的角度速度。
而太极则要注意于意本身,而且只有意,肢体只当成是气的具体化,意动气随,所以不注意肢体,也不注意于气。
气是现状,不论身体何种姿势,都可以视为一团气。这团气需要被当成气来调动,而不是当成肢体来调动。
调动这团气的方法就视其为气:散而能聚,形有而实空。这需要克服有形肢体各种感受的干扰,很难做到。
所以需要静松。
有意的寻求静松是初级,方法不是想象或者暗示,而是感受肢体的整体性。比如一般以为指尖动,身体可以不动。但整体感受时就要把指尖的感受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指尖如汽球上的一个小突起,这里动,整个球的气都动。简单地说,就是归零为整。
得到这个整的感受以后,再体会意动时气的分化。意动气必分阴阳。阳为随意,阴相反。比如阳向前,阴必然向后为阳提供支持。阳向上,阴必然向下为阳提供支持。这种动也是整体的,平衡的。整体如此,局部也如此。
动作练习的全部要旨就是找到并且保持这种整体感平衡感,整体感平衡感越强,功力就越深。没有整体感的动作练习再纯熟再漂亮也不是太极。
气永远是先静止而后动,气动是为意所领。
以出拳动作为例,在太极中每一拳都可以划为一亿个瞬间,每个瞬间的气都是静止的,从这一瞬间到下一瞬间,动的只是意。意从一个瞬间到下一个瞬间的动作产生阴阳分化,阴阳分化推动气的分化,气的分化表现为肢体的动作。当然也可以一个动作视为一个瞬间,一次分化。
实现整体感受,一拳甚至一指可以达到或超过双肩可以扛的力量(全身能发出的力量),还可以灵活运用这种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拳师可以打人如挂画。这不是因为他们力量无限,而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意应用整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