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习惯了和小朋友打交道,每次看到比西西高出一大截的患儿,就忍不住为他们心疼。因为我始终觉得,如果不是四处碰壁、迫于无奈,TA一定不会选择来儿童医院吧。
▽抽动症孩子独立来院面诊,情绪低落
前几天,医院又接诊了一位成年孩子,来看抽动症的,叫小晨(化名),20岁,初诊是爸爸陪同着来的。小晨的记忆中,自己是从5岁开始出现抽动症状的,刚开始只有眨眼睛,耸肩、吭吭声。爸爸听当地老人说,“可能是中邪了——鬼眨眼,得打掉”!为了赶走“脏东西”,小晨爸爸一见到儿子有“怪动作”,就扇耳光。
▽纪烈琴主任为小晨面诊
但奇怪的是,在爸爸的“监督”下,小晨的症状变得时好时坏,不去理它,症状就消失。但只要一发作,尤其是在感冒和情绪起伏很大时,就会一次比一次严重。慢慢的还延伸出许多新的症状,如咧嘴、耸鼻、噘嘴、挺脖子,喉咙发出哼哼声等。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爸爸讲述求医历程
小晨爸爸急在心里,在孩子上初中时,带到成都一家综合医院看诊,这才知道孩子原来是抽动症。小晨爸爸说,在来我们医院之前,吃过一段时间西药,但效果不明显,医生说长大自己就好的,让回家观察,这才拖到现在……
从小晨的检查报告来看,孩子的YGTSS分值达到39分,再加上病史较长,反复发作,导致身体机能进一步受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得知这个结果,小晨爸爸虽然没有说,但我们也能看得出,他神情里流露的自责和懊悔。在门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小晨爸爸这样的家长,因为对抽动症完全不了解,很容易就误以为孩子是坏习惯,甚至当成“邪症”来治。
但就像大家了解的,父母过分的关注和指责必定会给孩子造成的压力,非但不能消除症状,反而会使其加重,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孩子突然出现抽动症状,真正为孩子好的做法,首先应该是反思自己,是否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另外,尤其是青春期孩子,除外界施加的压力,孩子往往会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造成心理负担。
让孩子明白,自己不可控的症状是由疾病引起的,就像感冒会咳嗽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要因此贬低自己。当症状影响到孩子学习生活,也不要妄自菲薄,让孩子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总能回到正轨。引导孩子少看电视,不玩电子产品,不看激烈打斗或恐怖的影视画面,保持心态平和。孩子在公共场合出现不自主抽动,并发现旁观者的关注让孩子不自在了,轻轻走过去,请求TA忽略孩子的表现。另外,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健康问题 ,比如案例中的小晨,每遇感冒抽动症就会加重。
除此之外,纪烈琴医生还提到,免疫力下降所引发的炎症也会诱发抽动症。如咽喉炎、角膜炎,都会导致孩子出现喉咙发声、眨眼睛等抽动症状。
所以在抽动症的养护方面,家长要以提高孩子免疫力为主,比如每天有规律的做一些体育锻炼。锻炼能促进机体整体气血循环,改善局部肌肉紧张状态,加强机体本身感受刺激的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调节作用。
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对各个系统和器官活动的调节功能,增强对外界的适应性和抵抗力。推荐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形体操、甩手操、关节操等。
★小儿抽动症能自愈吗?
★小儿抽动症是什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为抽动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