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战:拉锯荥阳(6)潍水之战
此时的齐国,临淄已经不保,齐王田广退守高密,丞相田横退守泰安,将军田既退守即墨,田光退守莒县。
齐国并没有一击即溃,这是个具有着悠久死磕历史的国家,向来以打史诗级防守反击闻名,著名背景是乐毅和项羽。
无论是当年的田单还是今天的三田(田儋、田荣、田横),老田家在山东总是上演这种吊起一口仙气跟你拼命的剧集。
燕国鬼子和楚国鬼子在这都没得了好。
此时此刻,田家翘首期盼着当年的楚国鬼子来拽哥们一把。
项羽派出了自己麾下的第一战将龙且,带领着号称20万(五万左右)的楚军前去救楚。
项羽犯了个大错,也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他对人不对事。
项羽在整个荥阳对峙的这三年中,战必克,攻必取,从来没打败过。
无论是刘邦还是彭越闹腾的多么欢,只要他前去,就从来没有摆不平的。
但我们也看到了他这几年的东奔西跑,看到了他的疲于奔命,看到了他被刘邦和彭越的各种调动,他始终陷在了自己情绪的波动当中。
他最恨的两个人,一个刘邦,一个彭越,这两个人往往是谁闹得欢他就去灭谁。
但他从来没有制定过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谁专门对付刘邦,谁专门对付彭越。
他的手下并不是没有名将的,像钟离昧,龙且,都是百战名将,而且龙且是平定过英布叛乱的,是经历过组织考验可以自己独顶一面的骁将。
但是,陈平的不断流言让他始终不放心自己的这些异姓手下,自己又太容易被情绪控制,哪里不服点哪里。
结果每次又总被新的事情所牵制,所以火是越扑越大,着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如今,韩信又冒出来了,但是他这次必须应该去亲征的时候,却选择了派别人去。
因为什么呢?
俩原因。
第一,此去山东,山高水远,如果中原出现事情他没办法及时回来,甚至有可能会失去整个中原!
这是此时的形势图。
项羽跟大小地鼠的爱恨情仇主要上演在这条三川东海道(秦驰道工程)上,为啥项羽总是记吃不记打的被来回调动主要就是因为他守着这条高速。
他之所以这么有根,说15天可定平了彭越也是因为这条高速。
但如果去救援齐国,在韩信已经控制山东北部、东部天险的情况下,就只能走自彭城去山东的路。
这就相当于后面的三川东海道彻底被让出来了。
大小地鼠非疯了不可。
只要他在这条干道上,这俩地鼠就老实,中原就还姓“项”,所以他走不开。
第二,齐国他去过,当年他都陷入了山东人民的汪洋大海,区区的韩信能起什么风浪?
韩信在能力和情绪上,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
是这两个原因,导致了项羽并没有亲自去灭火。
在项羽的眼中,只有刘邦和彭越值得他出手。
这是他对人,但却不对事的巨大风险。
韩信之前在项羽这里干过,项羽并不认为这个人会带给他足够的威胁,但他又一次的对韩信的这个人进行判断,却忽略了韩信离开他后干的这些事。
韩信自袭三秦,伐三晋以来,用兵的高妙程度,其实已经需要他自己这个级别的前去亲自对付了。
一个走不开,一个看不上,导致他派了龙且去山东。
比较遗憾,龙且和龙王并不是一个级别量级。
很快,他就看到了重量级是如何碾压轻量级的了。
龙且在进入齐地后,其实收到过一次很好的建议,一个谋士对他说:齐国人是有着相当强的地区保守主义的,当年乐毅殖民了五年,都没能扎下根来。
现在我们应该深壁高垒不战,请齐派遣使者到各地城邑联络,各城邑听说齐王建在,楚军来救,必定反汉归齐。
汉军跋涉千里而来,现在处处都是反叛的城邑,势必得不到粮食物资,到时我们就可以不战而胜了。
其实对于项羽韩信这种魔王级别的军事家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他打,而是要和他耗。
尤其韩信出场的这些次,其实每一次,都是深入敌境,所以军粮给养全都是最困难的问题。
韩信最期待的,就是速战。
如果韩信对打的是龟缩天下第一的刘邦,我相信,他也不会上演这一次次神奇的,当年章指导一座孤城就给他弄得挺没面子的。
但牛人都是很有自信的,龙且作为击败过英布的人,对于韩信这位曾经眼下的小角色,很是不屑:“韩信的为人,我还不知道?就是一吃软饭,爬裤裆的怂货,有什么难对付的?
况且救援齐国,不作战而困守,纵使敌军降伏,我龙且有何功劳可言?
如今出击而战胜敌军,半个齐国可以落人我龙且的手中,为什么要困守不战?
他的动机和韩信坑郦食其一样,都是军功冲动把欲望给催起来了。
就这样,龙且统领着大军,回合了齐国的田家最后力量,推进到了潍水西岸布阵,准备渡河攻击对岸的韩信军。
韩信再次放出了大量的探子,在得知龙且瞧不上他之后,再次酝酿出了一个非常牛的战法。
还是玩水。
韩信以逸待劳,先是勘察清楚高密一带的河道地形,在潍水西岸择地布下了阵营,又命令准备好上万只口袋,内中装满河沙,秘密囤积在潍水上游处。
得到龙且军逼近、就在对岸布阵的消息后,韩信下令连夜用沙袋阻塞河道,使潍水一时断流成小溪。
次日清晨,韩信与曹参统领汉军涉潍水河床列阵前进,对敌军展开攻击。
还是自己开道当诱饵。
面对韩信再次的主动出击,龙且与田广的楚齐联军马上迎了上去,凭借优势兵力,不但顶住了韩信军的攻势,而且渐渐占据优势,汉军开始且战且退。
韩信的姿势熟悉吗?
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同样的味道。
龙且这边对部下说道:“果然不出所料,韩信就一怂货,他哪里打得过我们英勇的楚军。'于是下令全军跨过潍水,进攻韩信军大营。
在龙且的亲自指挥下,楚齐联军对退却的韩信军展开了总攻,大批量的渡过了潍水。
就在大批量联军涉水过河时,总指挥韩信给出了信号。
埋伏在上游的爆破手们突然将阻塞河道的沙袋全部破坏。
一时间,河水汹涌而来。
客观来讲,当时是冬季,水量不会很大,虽然蓄了很久的水,但应该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淹死。
大概的效果应该是这样,这是沙袋阻河后的潍水。
这是拿走沙袋后的潍水。
考虑季节因素,充其量就是水位上涨了,应该不会是那种突然湍急淹死人的效果。
但是,这突然的河水高涨跟背水一战时的那两千夺营兵的效果是一样的。
不是打算淹死你,是断你退路后的杀人诛心!
高涨的河水将过河的和没过河的楚齐联军分割成两部分。
此时渡过潍水的楚齐联军突然成了背水深入的孤军。
楚齐联军因此军心大乱!
这次轮到龙且背水一战了。
但你没有韩信那七步走,你现在还让韩龙王召唤出了河神把退路断了,军心彻底谈不上了,你再咋喊“何不背水一战”也没人听了。
龙且的楚齐联军在掉过头来的韩信军的攻击下,溃不成军。
龙且在乱军中被杀,副将周兰被俘,援救齐国的楚军,或者被杀,或者作了韩信军的俘虏,尚未渡过潍水的齐王田广,见大势已去,仓皇逃走,南逃莒县。
看到这里,其实有一个隐藏起来的地方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就是这场仗最重要的一个细节,爆破沙袋。
前面我们说过,因为是冬天,水量不大,所以潍水量小,也因此,主场作战的田家才会并没有感觉出来水量变化太大的异常,才会追过潍水。
两军会战,韩信军在上游阻水处肯定要跟战场离得很远,你要是这边打一公里外就是大坝,傻子都知道你要干啥。
堤坝离得很远,这就导致了哪怕你爆破沙袋,上游的水流下来需要时间。
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呢?
爆破早了,龙且还没过来水就来了,相当于潍水帮你断后,救你一命。
爆破晚了,全杀过来了,还没等人家背水你韩信军被人家冲垮了。
所以说这个时间点的掌握,很恐怖。
是韩信掌握了河水流速等水力学知识吗?
不见得,每条河的河宽与流量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考虑季节因素,一条河的一年四季也是不相同的。
每条河都是孤本。
而且在时间点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水量!
多少水量才会阻隔两岸并引起恐慌呢?
要提前多长时间沙袋筑坝才会得到足够多的水量呢?
这都是需要彩排的。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韩信早就定好了方案,并偷偷派人在上游做了大量的实验,才得到了水流淹到战场的时间数据与规模效果。
才会最终在真正打起来时,起到如此精准的的控场效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乔布斯的演讲每一次都是轰动效果。
但他的每一张PPT,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话,包括每一个表情,都是演练了无数次的。
当然不排除人家韩信就是龙王转世,人家每场演出都是献出了宝贵的第一次,但是那样的话他就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推崇。
神仙还有啥可说的呢?
刘邦每次夺韩信的权,韩信都是当场懵逼的,啥动作没有,说啥是啥。
你现场倒是做法啊!你调雷劈他刘老三啊!
更大的可能性,是韩信对于刘邦的很多可能性没有做预案,他并没有事先做准备。
没有事先精密的计算和演练,就谈不上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
潍水之战后,韩信军开始分路追击,逐一清理残存的齐国败军。
不久,攻破莒县,俘虏齐王田广被处死;攻破即墨,斩杀田既;田横逃出齐国,跑到了彭越军中避难。
靠着潍水大胜,韩信再次以少胜多,灭掉了号称二十万的楚军,并闪电般的平定齐国七十余城。
田家人在齐国的所有筹码一仗全输进去了。
那面差点被项羽一箭弄丢老命的刘邦,郁闷的在广武涧前线继续和他的一生苦主项羽僵持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干掉这个自己这辈子也打不赢的大魔王,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东方战线的好消息。
韩信定齐,龙且被杀,项羽后方危险啦。
但刘邦狂喜同时看到了韩信的捷报中有这么一句话:齐国伪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紧邻楚国,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动乱。
请求汉王封我为齐国假王镇抚齐国。
刘邦马上变脸气的大骂:“我在这差点死了,指望着你小子帮我一把,你却跟我谈条件,还想自立为王!”
就在刘邦大骂之时,情报处的陈平老板踢了刘邦一脚,止住了刘邦的话,旁边的张良小声说:咱们现在困在这,你是阻止不了韩信称王的,不如顺水推舟成全他,千万不要逼反了他。
刘邦是多聪明的人,马上就接着骂道:大丈夫,当王就要当真王,当他妈什么假王!张良赶紧去给我册封韩信那小子当齐王!没出息的家伙!
龙且战死后,项羽第一次感到了空前的危险。
西边的刘邦,北边的张耳,东边的韩信,无处不在的彭越,他已经三面受敌。
他自出道来,第一次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准备去找韩信谈和,希望他保持中立。
项羽提出了四百多年后才会出现的那个词语。
三分天下!
此时此刻,身处这关键位置,面对两方力量争取的韩信,会如何决定天下大势的走向呢?
波澜壮阔的楚汉争霸,即将走向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