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子女关系冷淡?只因为没有明白这几点

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家庭关系就伴随着自己一生,直至终老。一个人出去外面打拼、闯荡,历经风吹雨打,家庭是退无可退时最后的港湾,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很些人在家里面,面对家人却孤言寡语。回到家把房门一关,除了吃饭洗澡,否则拒不出来,小小的一百来平方面积,各人过得像个各自为政的孤岛。

有调查显示,现代人的家庭关系,家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特别是跨代之间,随着孩子长大独立,原来其乐融融的场面越来越少见。

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父辈有天生的义务,父辈有天然的伦理制高点,子女再怎样也不能过于冒犯长辈,家长处于主导地位,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观念和态度。

如能做好以下几点,营造家庭和睦融洽的氛围不是难事。

家庭和睦

1. 沟通切忌居高临下和情绪化

情绪化沟通是和谐关系的拦路虎,却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

打个比喻,马路上大富大贵、有权有势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可以帮你解决很多你不能解决的问题,但这些与你何干?他们与你没有任何连接,因为你不认识他们。

道理一样,你和子女连沟通都不畅,所有的问题又从何说起?

很多亲子关系就是死在这第一道坎上的。因为家长处于主导地位,往往家长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口吻或一言堂的权威对子女说话。不要说一起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三五次的重复,足以让人厌倦一个人的风格,从而给你贴上一个标签。

一旦别人先入为主认定你的来路,你的所有解释都在修饰你的用意,往下的内容在情绪化之下,是个无效沟通!

我们人与人之间90%以上都是情绪沟通,这些都偏离了问题本身,我们总以为话谁都会说上几句,没什么难度,往往忽略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普遍人不认为沟通需要专业知识,所以各人按性情随性而为,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语调,情绪化的沟通就算说的在理,别人也因为不接受你的态度,从而不接受你的内容,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2. 隔阂来自于互相的不理解

时代变化很快,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他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密不可分,也因此形成各自的三观。

当子女跟你父母说,他们几个伙伴奋勇加班加点拿下一个项目,得到上司的额外奖励,言辞之中,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父母却寥寥数语,淡淡地叫他不要熬夜注意身体。虽然父母出发点很好,但子女这个时候要的是鼓励和认可,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无趣收场。

父母对子女大吐他们早年的艰辛,水是河里挑的,烧的火是要上山割草的,电灯是限时用的……年轻人却对这一切毫无概念。

事物不断更新迭代,几乎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才维持与社会的同步。而学习是辛苦的,很少人愿意既主动又乐意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不断地做逆人性的事。

反之亦然,叫年轻人学习早期社会的背景,便于走进父母的内心,从而了解父辈们的思想,这是不现实的。

所有对别人的过高期待都像是一把刀,双面开刃,谁都逃不过。

因此,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不理解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人生。

明白了这一点,家人的相处必须拥有另一项技能,就是―――尊重

陪伴

3. 不懂尊重没有出路

“尊重”,是一个说得腻歪了的词汇,听起来好像了无新意。但为什么说尊重是家庭关系中最好的相处之道?

人与人之间,一个人自身要足够的优秀,才能让对方心服,要有卓越的语言艺术,才能让对方口服,这些是专家干的事情。

父母与子女相处当中,往往习惯于压过孩子一头,这里面要求父母要有出众且让人信服的能力,而且要让自己的优秀理念,通过语言组织出对方能接纳的意见。很多时候,家人的关系“剑拔弩张”,不是因为对方的道理,而且因为对方的态度和语调,就是常说的,发脾气赢了道理输了和气。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里。

通过强加的方式意欲改造对方的观念,这是专家才做得到的事情。父母不理解这些,家庭关系难免碰得一鼻子灰。

家庭要和睦,最重要的是尊重,而不是改造!

我们自己要优秀,有无数个地方需要改进,改变自己容易吗?改变别人呢?因此: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这个世界的变化都是人的变化,而别人的变化,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影响。

人之所以不尊重别人,是因为在他眼里,世界就只有他的脑容量那么大,他的大脑装的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不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而成熟就要,允许并尊重不同。

尊重,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家人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有自动修复功能,只要不坏,自然就会好。

亲子成为朋友

4. 最佳的关系是成为朋友

父母往往以为生养了孩子,就可以掌管他们的一切,一辈子都是上下的关系。老子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养而不拥有,作育而不自恃功高,助长而不控制!

子女在成年之后,他们就是独立的个体,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和自主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似乎子女永远就是孩子,立意虽好,效果却恰恰相反,很多妈宝男妈宝女就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时像亲子,有时要像朋友。把子女当朋友的,绝对是父母的境界上了不止一个层次。

子女的人生,一样要经历曲折坎坷的道路,面对挫折和磨难,人都希望有人陪伴在身边,有人聆听、有人倾诉、有人给意见,试问世上有谁比得上父母这样的朋友,来得亲切和可靠?子女不愿把心事向父母倾诉,是因为他们只是父母而不是朋友,向他们诉苦只会招致责备和打击!

父母和子女成为朋友,这可是终生不离不弃的朋友啊!大家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心说变就变,有多少信誓旦旦的“朋友”,最终形同陌路人?

有人会担心,和子女像朋友一样会削弱了家长的权威。这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是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子女的需求为出发点!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子女的幸福重要?

来看看美籍心理学家弗洛姆怎么说:

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结语: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疲于奔命,但却忘了,其实人生只需要灯火阑珊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所有的追求,其实比不上一个简单而融洽的家庭,因为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港湾。

“对子女毫无保留地付出,是今生最大的错误”,这话说得对吗?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人生该如何过?

为什么不应该追求人生的成功?而是要追求生活的幸福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