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戈壁滩上人迹罕至,有个地方灰堆很厚,不料挖掘出七万件文物

筷子
“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吆,牢牢抱成团……”筷子,不仅是吃饭的工具,而且还有多重使命。它可以是算筹,有运筹帷幄之说,也是警示工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标志。
在商朝末年,殷纣王想用象牙筷子,他的叔叔比干丞相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还筷子看似是个简单的事情,可却是由俭入奢的标志。用了象牙筷子,就觉得桌子配不上,然后觉得菜配不上,最后觉得房屋配不上。这些统统都要换,彻底走向腐化享受。
故而,古人对筷子的要求,比较低,南方用竹筷,北方用木筷。这不,甘肃敦煌的悬泉遗址,就曾发掘出一些汉代漆筷。见证了边塞地区,一个驿站的普通生活。
敦煌悬泉置遗址位于距离敦煌64公里的戈壁荒原中。因附近有泉水,从山崖上流下而成悬泉,当地乡亲称为吊吊水,后附会为贰师泉。这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大型的驿站遗址。这个驿站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开始,延续使用至魏晋时期,时间长达400年之久。悬泉置遗址出土各类遗物达7万余件。
在悬泉置没有发掘之前,这里连个名字都没有,人们只是把它称为,南山边,距一处烽火台不远的地方。可是,有一天,考古工作者却说,发现了重大线索,因为发现很厚的灰层。后来,就在这里有了惊世发现。
悬泉遗址出土的这双筷子,长22.5厘米,径0.6厘米。长度相当于汉代一尺。选用上好的木料制作成细长圆柱体,粗细均匀,不像今天的筷子,一头粗一头细。两头用涂红漆,中间是黑漆,靠近上端的部分,间隔黑漆形成两道平行弦纹。
显然,这时的筷子,还没有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其实,中国筷子是有讲究的,一头圆、一头方,寓意为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世界观。持筷子的时候,三个指头拿着,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意。讲的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
当然了,筷子使用,一动一静,象征阴阳,分合象征着,阴阳的变化。看完明白了没,筷子不仅仅是筷子,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