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固执”的一个字,3000年读音未变,现代人几乎都读错

东汉哲学着作《论衡》有言:“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传说中,仓颉造字是汉字的起源。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早在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已经出现了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整齐规范,相对简单,可以被认为是汉字的萌芽。在汉字出现之前,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记录方法。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需要记录的东西渐渐不限于数字,结绳记事也就越来越鸡肋。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两个传说。其一是伏羲造字。伏羲是神话传说中的大神,是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被视为中华人文始祖,他造出几百个汉字供人们使用;其二是仓颉造字,传说在黄帝和蚩尤大战时,仓颉接受了黄帝的任务,要想出一种方便记录事情的方式,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大图模式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早期。甲骨是祭祀所用,甲骨上需要刻上名字、占卜日期和想要占卜的问题,这些称为“卜辞”。甲骨文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后,逐步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繁体字,最后到现代的简体字。

在演变过程中,大部分汉字的字形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读音也相应变得不同。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方言相差很大,在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同一个汉字在相邻的县市,读音都有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偏偏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汉字,它的读音3000年都没有变过。

大图模式

其实说到汉字的读音,它也是几经演变,其发展之曲折相比字形一点不差。有历史记载最早的语言融合发生在黄帝时期。黄帝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的部落后,就对汉字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最早的中原话和羌语有了一定的融合,成为了古汉语中部分文字的发音。

周代实行分封制,据说分出了七十一个诸侯国。虽然周天子规定了洛阳当地的读音为官话,也就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但由于周朝对于诸侯国的管辖力度不大,各地的读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战国时期各地的读音几乎不相通。

大图模式

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后,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改革,但所统一的只是书面文字,各地的读音差距依然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全国不同的地区逐步形成八大官话,七大方言体系。体系之内发音方式相近,体系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即使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外出旅行时都常常遭遇听不懂当地方言的窘境。

不同地区发音相差很大固然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过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汉字发音多样化在战争期间起到了很大作用。战争时期,敌方为了窃取我国机密,我方通讯经常被监听。不过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经过特别培训的通讯员之间均采用闽南语进行交流。闽南语可以说是方言中最有难度的一种了,连福建北部的人都不熟悉,外国人就更不可能听懂了。

大图模式

我国方言的发音为何如此多样?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现在通用的汉语拼音是由西方传入的,自1958年起才开始大力推广。在此之前,汉字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或根据以前的注释来读音。这时如果出现了生僻字,很容易误读。在误读的基础上再传出去,发音自然不相同了。

形形色色的方言极大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但是也有一个“固执”的字,它的读音3000年来都没有变过,这个汉字就是“街”。现在大家都会把它读成“jie”,不过这个字现代人几乎都读错了。在东北、四川、广东等地的方言中,这个字念作“gai”,而在许多的文言文和诗句中这个字也应当读“gai”,是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了才更改了字的发音。

大图模式

这种因读错的人太多干脆改掉读音的现象也很普遍。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读音cui)就因太多人读错,干脆改为了“shuai”;“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斜”本该读“xia”,也改为了“xie”;“呆板”本来读作“ai ban”,后为尊重大众习惯,改成了“dai ban”……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结语

从发音到字形,真是处处都有学问。怪不得有这么多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而汉字文化仅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作为一名中国人,多了解一些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储备,丰富精神世界,也是为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论衡》

《汉语语音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