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干法》告诉我们:拼命地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日本有4个比较牛叉的企业家,被并称为“经营四圣”,分别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和第二电信创始人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唯一一位一生缔造两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是牛叉中的牛叉。甚至日本首相要三顾茅庐,邀请他出山拯救破产的日航,而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仅用一年时间,就使日航创造了历史新高,再用一年时间公司重新上市。特别说明一下,稻盛和夫在日航是零工资,完全是出于对工作的一种纯粹的热爱。
稻盛和夫用自己70余年的切身经历所获得的工作经验,探讨工作真正的意义,他在《干法》中说:“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度过幸福的人生。”
一、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高大上,绝大多数的人工作的原因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质量,这当然没有错。
但我们在学生期间,特别是小学的时候,估计所有的学生都曾被老师问过:“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应该是没有几个学生说理想就是为了赚钱吧?多数是什么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画家、老师,等等。
也许是孩提时理想的初心,真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心中确实有理想。但长大以后,大多数人早已忘却了最初的理想,转而为了赚钱而实现更好的生活了。
也许人生真的是天理循环周而复始吧!就像网上说的成功人士的新标准:1岁会走路,2岁会说话,3岁不尿床,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有性生活,30岁有钱,40岁有钱,50岁有钱,60岁能自己开车,70岁有性生活,80岁能自己吃饭,90岁不尿床,100岁还没挂在墙上,300岁还挂在墙上……
关于理想,小时候有理想,长大了忘却理想,到老了再有理想。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在老了,才会后悔没有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其实,完全可以在工作中找到理想,为了目标而努力工作。工作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一场修行。
为什么有很多拆迁暴发户突然有钱以后,突然就失去了工作动力,开始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很快发现钱真的不禁花,钱用完的时候,却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普通生活,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一些成功人士则把金钱作为工作的一种附属品之一,当作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这些成功人士更乐于工作,喜欢工作。对于财富,认为应该属于整个社会的,自己只是保管而已,所以热衷于发展慈善事业。
二、怎样投入工作?
稻盛和夫说:“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要学会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工作,就要想办法爱上它。记住一个关键词叫“知行合一”,这个词出自于稻盛和夫推崇的王阳明,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最终的“善”,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有句话说得好:“做喜欢的事,爱想爱的人”。但是人生哪能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你找到的工作未必就是你喜欢的,未必就是你的兴趣所在。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雀圣》的电影,有点憨憨的主人公,由于点背做什么都失败,一直很倒霉。后来,经高人指点,他把麻将当作泡妞一样,一边亲吻着麻将,一边念叨着对麻将的爱慕之词。神奇的是,泡了一会儿麻将后,真的想啥来啥了,最后赢得比赛。
一个喜欢理科,也是学理科的人,却考上了公务员做了一份文秘工作。怎么办?再重新考吗?一般人不会的,要做的只能是让自己爱上文秘工作。
从事过文秘工作的人,特别是体制内写材料的人,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与字为舞,多少个深夜打盹都在攒词,多少个稿子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种种辛苦,不参与其中,是无法体会的。
如果你眼里只有劳累,那么文字工作就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看到文字之美,那么文字工作就是神奇而且有趣的。拿出电影里的泡麻将、追美女的精神追求文字,能体验三千文字百样文章,你才会赞叹文字之妙,才会爱上文字。
有一档电视栏目叫《挑战不可能》,里面各行各业的人,显示各自行业内的顶尖水平。事实上,世界上99%的工作,都可以做出顶尖水平。给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持续地发力,做到顶尖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发现,你这项工作也非常有趣,你也会爱上你的工作。
三、怎样正确工作?
所有的苦难和挫折都是对你的一种考验,当你完成一项特别艰苦的任务以后,过程越艰辛越复杂,你的能力提升就有多大。再回顾从前,你甚至会觉得可笑,那么简单的工作,自己怎么做得那么费劲!
在我看来,无论什么工作,怎样解决难题才是重点,才能达到提升自己修行的重中之重。我把解决问题由浅至深,分四个层次。下面,我以前面的文秘工作为例,逐一解说。
第一个层次,简单直接,即插即用。直接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或借鉴本行业、本领域内已有的经验,直接拿过来为自己所用,也就是以老经验老办法解决面临问题。
写一篇稿子其实很简单,现在网络发达,手机电脑都随时能查到各种文字材料,想简单的话,直接找到合用的文字,直接复制粘贴,用别人的文字剪辑成自己所需的材料。
第二个层次,见微知著,优中择优。不局限于本行业、本领域,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貌,做到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选其精华,融汇整合,巧加变通,为我所用。
想写什么内容,在网上搜索到比较好的文字,找到合适自己的,比较优秀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比如,写个领导讲话,你完全可以找一个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作为文章中的金句,更能提高文章逼格。
第三个层次,引经据典,内化于己。深入思考,研究成功经验背后的规律,总结其原理,概括其方法,提炼其精华,形成套路,内化于心,为己所用。
就像写一篇领导讲话,自己心中已经有了成熟的提纲,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架构。按照这个架构,去搜索相关的材料,再加以加工整理,最终形成成稿。
第四个层次,溯本求源,哲学思维。我认为这是如何进行工作的最高境界了,已经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层面了,已经从哲学、社会、人性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深刻剖析根本原因,形成系统思维模式了。
想写一篇文章,已经能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哲学思想,加以认真思考,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理论或思想,你这篇文章绝对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