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生毕业旅游去北极”:人家的起跑线超过了我们的终点,我们该如何自处?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博主@LyingBenBenBoom的一则微博,又让人感到了来自起跑线上的压力。“听播客说在北极科考时落脚的小镇上看到一群中国小孩,上前一打听发现是北京朝阳区小学的毕业旅行。”但不管是哪儿的,其实都一样,孩子肯定都是来自于大城市里的高端家庭,不属于平民阶层。其实不仅在北京,其他地方也一样,经济条件更好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更大的世界。记得前些年就有过一条新闻,说华师附中17位中学生在寒假期间远赴南极开展了为期18天的科学考察冬令营活动,团费人均15万元。可见,不仅北极,就连南极,也早就有了我们国家孩子们的足迹。当时就有网友说,15万元够交楼房的首付了,花这么多钱去南极走一趟,不值。能花15万让孩子玩半个月的家庭,不会缺交首付的钱。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能够出去开阔视野都是好事,这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有人感叹,我们放暑假去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旗还觉得有些奢侈,人家已经踏上了北极。人家的起跑线超过了我们的终点,如此悬殊的先天差距,你让我们怎么和人家竞争?作为农二代,我直到上大学才第一次出县,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三层以上的楼房。别说和国内的高端家庭相比,就算是在普通的城市家庭面前,先天不足也非常明显。但多年的经历证明,即使我们在起点上不如别人,也不代表我们就没有机会。但同样,读万卷书也如同行万里路,照样可以收获满满。在大三的时候出国交流,在接受对方高校面试官的口试时,她的口语流利及标准程度让对方感到吃惊,问她是不是有国外生活的经历。她回答说:“我只是一个来自于中国农村小镇的女孩,从来没有出过国。”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游学,在当地的家庭生活一段时间是非常有益的。但在小县城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她的做法是多年来一直坚持听英文广播练听力,交外国的网友练口语,最终,把英语学得连外国人都为她点赞。反观有些富家子弟,从中学时代就出国留学,回来后居然连外语都不咋地。原来他们出去后也是和华人在一起聚居,平时都是说中国话。有好的条件当然有利于发展,没有好的条件,也不是没有机会。那些能够轻松让孩子去北极旅行的家庭,绝大多数都不是一代人的功劳。他们的家庭往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让孩子有了更优裕的生活环境。就拿笔者自己来说吧,能够跳出农门,在小城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跟父辈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到了儿子这一代,他从童年就坐上了私家车,住上了楼房,曾去国内多个省市旅游。在他20岁那年,办理了出国护照,申请了国外的大学,制定了出国旅游的计划。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未能成行,但想去也只不过是时间和自己想不想的问题。将来他的孩子小学毕业也许不一定去得了北极,但我敢肯定,他能到的最远的地方不可能只是去县城读书,前18年的人生活动范围也不可能只有十几公里。也许我们跟人家永远都会有差距,但差距一定会越来越小。人家的起跑线靠前,是因为人家的前几代都在努力奔跑。我们不一定能够成为最顶端的那一拔,但随着我们不断前行,一定会让自己逐渐上升。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