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里治风湿关节痛的经方!五味药,散寒气、增卫气、止剧痛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来和您聊张仲景应对风湿、类风湿病的拿手方子。
在我们一睹它的尊荣之前,先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患者,当时年纪才28岁。大概在两年前,她生孩子大出血,经过调养有所恢复。她觉得自己身体行了,于是就去参加劳动。结果一个不小心,外感了风寒。
要是别人,吃点药可就好了。但是这个患者在外感风寒之后,除了恶寒发热,还有全身关节疼痛的的感受。疼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只能平躺在床上,不敢翻身,整日呻吟不已。
病出来以后,患者经过多方治疗,效果都不好。拖延了十多天之后,她的家人开始带她找中医看。
刻诊,见患者浑身关节疼痛,面色萎黄,全身乏力,脉象沉弱,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薄白而水滑。在了解到患者之前曾经有生产大出血的情况之后,遣方一张——
制川乌9克,黄芪24克,麻黄6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2克,白蜜30克,水煎服。
结果呢?5剂之后,浑身疼痛、乏力的现象有所缓解,基本关节不疼了,仅仅是感觉到腰疼。了解情况后,医家守原方,增添了杜仲12克,续断12克,连用10剂,完全康复。
这个医案,在1985年于《吉林中医药》上刊载过。我收集以后不时拿出来温习。
读者朋友,您记住,上面医家里套的方子,就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的乌头汤。这是仲景经方里面,调治风湿、类风湿等关节痹痛的常用方。
医案中的患者,属于典型的气血虚弱、寒湿阻痹。
什么是寒湿阻痹啊?就是患者外感了风寒之邪。风寒之邪盘踞滞留在关节,使得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于是产生了疼痛。这种寒湿越重,关节阻滞越明显,疼痛也就越剧烈。患处可能肿胀,伴发屈伸不利,但是不见红、热之象。像上面那个女患者的疼,还算轻的。有的严重了,甚至尖声利叫。脉象,往往沉弦、沉紧或者沉弱。
当然,这样的患者也往往存在正气虚弱、卫气不固的问题。这是他们易感寒湿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上面说这些,在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患者身上多见。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发作起来,不敢碰凉,畏寒怕冷,关节冷痛,甚至疼痛剧烈,屈伸不利。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散寒、止痛、固表。张仲景的乌头汤是一个方案。其基本配伍是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6克,制川乌9克。其中制川乌和麻黄散寒通痹,黄芪益气固表,芍药和甘草配合缓解止痛。这是基本方义。这里面的川乌是有毒的中药,必须用制川乌,而且要久煎。这个乌头汤力道很大的,一般的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其实,张仲景创立这样的配伍,有它的时代背景。毕竟在东汉末年,老百姓贫病交加,容易外感风寒。但是这种寒湿阻痹型的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患者,在今天也不在少数。这意味着,中医里面的很多“老宝贝”、“老遗产”,依然有它们的实用价值。我们对此要认真继承。这就是我写这篇文说的目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