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有哪些腔调?看了之后恍然大悟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文:张民)
京剧的主要腔调是西皮、二黄,简称皮黄。西皮、二黄是两种腔调的总称,它们通过板眼(节拍)等变化,又各自分出若干“板式”。[原板]是基础,其它板式都是由它发展出来的。原板一小节二拍一板一眼,一般记作2/4,速度适中,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把原板扩展,产生了 [慢板]。慢板一小节四拍,一板三眼,一般记作4/4,速度缓慢,曲调婉转,善于抒情。有了原板和慢板,又产生了介于二者之间的[快三眼],它或者接近原板,或接近慢板,但都是一板三眼(4/4)的形式。把原板稍加紧缩,产生了 [二六] 。二六,一般记用2/4,有时快二六记作1/4,它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叙事性较强,但也可以抒情。把原板进一步紧缩,又产生了 [流水] 和[快板]。流水和快板都是有板无眼,即一小节一拍,一般记作1/4,速度很快,其间以快板的速度为最。它们的语言因素较多,适于表现激动的情绪,也可用来叙事。把原板的固定节拍打散,产生了[散板]和[摇板],它们都是无板无眼,节奏自由,常用于感情自由抒发的地方。散板和摇板的唱腔基本都是“散”的,主要区别是伴奏,散板是“散拉散唱”;摇板是“紧拉慢唱”、“紧打慢唱”,板和胡琴均按“有板无眼(1/4)伴奏。把原板的上句打散,又产生了 [导板]。导板只有一句,起引导作用,后面必接其它板式。此外还有[回龙],但在西皮、二黄中含义不同。
西皮、二黄不仅有各种板式之分,而且还有“正调”、“反调”之分,“正调”就是正西皮、正二黄,上述西皮、二黄的各种板式均属于正调。(一般不标“正”字)“反调”就是“反西皮”、“反二黄”。总的说来,反调是通过“改弦换调”的方法,把正调移低四度,但反西皮和反二黄又有所不同。
二黄的曲调流畅,节奏平稳,板起板落(强拍开始,强拍结束)。一般说来,适于表现深沉、感叹、悲伤的情绪。胡琴定弦为5、2。
以《借东风》为例,诸葛亮唱的二黄成套唱腔,包括[二黄导板](“学天书习兵法……”)、[回龙](“设坛台祭东风……”)、[原板](“曹孟德占天时……”)和 [散板] “耳听得风声起
……”)。其中回龙是个下句唱腔,只有一句,起承上(导板)启下(原板或慢板)的过渡作用。这套唱腔中,原板是主体部分,最后以散板结束。
在传统戏中,二黄没有[二六]和[快板],在现代戏中创造出[二六]和[快板]。[二六],如《红灯记》里李玉和唱的“孩儿我本是个刚强铁汉”(2/4),《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唱的“除夕近万不能犹豫仿徨”(l/4)。[快板],如《奇袭白虎团》里王团长唱的“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
反二黄是把正二黄整个移低四度,胡琴定弦变为1、5(绝对音高不变)。在传统戏中,反二黄一般都是表现悲伤凄凉的情绪,现代戏有所突破。
在《李陵碑》里,杨继业(生)唱的反二黄成套唱腔,包括[慢板](“叹杨家……”)[快三眼](“金沙滩……”)[原板](“可怜我……”)和[散板](“恨石虎……”),很有代表性。在传统戏中反二黄 [导板] 和 [回龙] 极少,只在个别旦角戏里才有,如《廉锦枫》里的[导板]“为娘亲哪顾得微躯薄命”,《太真外传》里的[导板]“忽听得侍儿们一声来请”、[回龙]“奴只得起徘徊……”一般反二黄唱腔前的导板和回龙,都使用正二黄的,如《朱痕记》(生),《苏武牧羊》(生)等。
西皮的曲调起伏较大,节奏变化较多,眼起板落(弱拍开始,强拍结束)。一般说来,适于表现慷慨激昂、喜悦活泼的情绪,胡琴定弦为6、3。
在西皮中,大嗓(即真声,包括除小生以外的生行、老旦、净和丑)与小嗓(即假声,包括除老旦以外的旦行和小生)的唱腔基本相差五度,所以二者有明显的差异。
[西皮原板]速度适中,益于叙事。如《失街亭》里的“两国交锋龙虎斗”(生),《武家坡》里的生、旦对唱“我问他好来(旦)他倒好(生)。[西皮慢板]速度较慢,适合感情抒发。如《空城计》里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生)《女起解》里的“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旦)。[西皮快三眼] 是接近慢板的,如《打渔杀家》里的“昨夜晚吃酒醉合衣而卧”。[西皮二六] 类型较多,如《定军山》里的“师爷说话言太差”、《霸王别姬》里的“劝君王饮酒听虞歌”、《空城计》里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现代戏《红灯记》里的“临行喝妈一碗酒”等都典型的例证。[流水]和快板,速度较快,流畅,尤如行云流水。如《女起解》里的“苏三离了洪洞县”,《锁五龙》里的“一口怒气冲天外”。[散板]和[摇板]节奏自由,或散拉散唱或紧拉慢唱,都适合感情的抒发。如《玉堂春》里的“来至在都察院举目往上观”,《空城计》里的“我用兵数十年从来谨慎”。[导板]为成套唱腔里的起首板式,速度自由,情绪高亢。如《武家坡》里的“一马离了西凉界”(生)。在传统戏中,[西皮回龙]不是西皮下句唱腔,而是附在哭头、散板等后面的一些专腔,如《连营寨》里的“孤的好兄弟! ”在现代戏中,创造出独立下句的西皮回龙。
反西皮不单纯是正西皮的移调,胡琴定弦既有6、3弦(正调部分),又有2、6弦(反调部分),但习惯上一律用6、3弦演奏和记谱。反西皮的曲调,既有西皮成份,又有二黄成份。反西皮的板式很少,一向用来表达极度悲伤的感情。如《连营寨》里的“点点珠泪往下抛”,《李透探母》里的“泪虽干今日里又涟涟”,[反西皮散板]如《鱼肠剑》里“子胥阀阅门楣第”(生)等。在现代戏中,创造出全部移调(低四度)的[反西皮散板],如《平原作战》里的“哀思如潮热泪洒”,胡琴定弦实为2、6弦,但仍按6、3演奏和记谱。在京剧的腔调中,除了正、反西皮、二黄之外,[南梆子]、[四平调]和[高拨子]也比较常见的.
[南梆子]和西皮的风格接近,胡琴定弦也是6、3,曲调委婉抒情,只有旦角和小生使用。南梆子(原板)一般记作4/4,如《霸王别姬》里的“看大王在帐中合衣睡稳”;南梆子还有 [导板],但不常见,是个“上板(节拍固定)的曲调,只是末尾才唱散,如《霍小玉》里的“夜失眠只觉得精神散漫”。
[四平调]和二黄的风格接近”,胡琴定弦也是5、2。唱腔记作2/4。四平调结构灵活,可容纳一些不规则的句子,应用范围很广。例如《贵妃醉酒》里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是优美华丽的,《乌龙院》里的“宋公明打坐乌龙院”是闲散轻桃的,而《琼林宴》里的几段四平调则是焦急、悲愤的。四平调也有“反调”,即[反四平调],简称[反四平],反四平有两种: (1) 把正四平调整个移低四度,胡琴定弦变为1、5,如《扫松》、《太真外传》里的反四平;(2)在正四平调(5、2弦)中,个别地方移低四度(变为1、5弦),如《生死恨》里的“夫妻们分别几载”、《红娘》里的“小姐呀小姐你多风采”等唱段。
[高拨子]又称 [拨子],唱腔朴素,适于表现激昂悲愤的情绪,胡琴定弦为1、5。高拨子的板式较多,《徐策跑城》里包括了高拨子所有板式,即[导板]“忽听得……”[垛板回龙]“老徐策我站城楼……”、[原板]湛湛青天……”、[摇板]“忽听家院报一信”和[散板]“一见奴才咬牙恨”。在《白毛女》、《杨门女将》等新编剧目里,都有很好的高拨子唱段。
除此之外,京剧的腔调还有昆曲、吹腔、南锣(罗罗腔)及其它杂腔小调,它们与皮黄的风格不同、一般不与皮黄混用,多半保留在一些特有的剧目里。这是京剧历史遗留下的。
在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黄中,除了原板、慢板、散板等板式外,有时还会碰到“×板”、“××腔”、“××调”称呼,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现将常见的几种介绍一下。
碰板和顶板
它们虽然都叫“板”,但并不是单独的板式,不能和原板、慢板等板式并列;而是两个专用术语,代表两种不同的开唱形式。凡是在唱腔开始前,用个小过门的,叫做“碰板”(也有人叫“顶板”);凡是在唱腔开始前,不用小过门,张嘴就唱的,叫做“顶板”(也有人叫“碰板”)。我们常见的是二黄的 [慢板]、[快三眼]、[原板] 的“碰板”和“顶板”。例如,《搜孤救孤》里的“躬身下拜礼恭敬”(老生)是“碰板三眼”,《赤桑镇》里的“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花脸)也是“碰板三眼”,《白毛女》里的“夜深沉人寂静惊魂才定”(女)是“碰板原板”。在《萧何月下追韩信》里,当萧何(老生)念完“将军千不念万不念,不念你我一见如故”之后,不用小过门,紧接着就唱“是三生有幸”,这是“顶板三眼”。
垛板
它有两种含义:不是独立的板式,而是穿插在其它板式之间的垛句形式。记谱一般记作1/4。它的唱词灵活,可长可短,多用排比。这种“垛板”,有的曲谱标记,有的不标记。例如《李陵碑》里的“那时我东西杀砍左冲右撞……”就是穿插在[反二黄原板]之间的“垛板”。作为[流水]和[快板]的统称。京剧艺人在口头上有时并不严格区分西皮的 [流水] 和[快板],而统为“垛板”(如“二黄垛板”、“反二黄垛板”),但在速度、节拍等方面缺乏规范,这里就不细谈了。
滚板
在散板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节奏紧凑、字字紧跟、速度较快,这就是“滚板”。例如《朱痕记》里的“有贫妇跪席棚泪流满面”是“二黄滚板”,《英台抗婚》里的“平日里爹爹爱儿 甚”是“西皮滚板”。
西皮娃娃调
它本来是京剧“娃娃生”(小孩)唱的一种腔调,但并不限于娃娃生,其它行当也有娃娃调的。我们常见的是小生(武小生)唱的娃娃调,如《辕门射戟》、《白门楼》里的吕布,《罗成叫关》里的罗成所唱的娃娃调。旦角在特殊场合下有唱娃娃调的,如《木兰从军》里的花木兰、《荀灌娘》里的荀灌娘,都是女扮男装,实际上是以小生身份出现的。老生也有唱娃娃调的,如《辕门斩子》里杨延昭唱的“杨延昭下位去迎接老娘来”、“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两句 [西皮慢板] 就是借用娃娃调的唱腔。西皮娃娃调的板式和西皮一样,包括 [导板]、[慢板]、[快三眼]、[原板]、[二六] 、[流水] 、[快板] 、[摇板] 和 [散板];音乐的基本规律(如结构、起落板、调式等)也和西皮(生腔)一样。所不同的是它的唱腔高亢挺拔,棱角突出,节奏顿挫鲜明,并有特殊的曲调(专调),调门比一般西皮高(一般西皮为E调,娃娃调为G调),适于表现激动的情绪。在娃娃调中,慢板(快三眼、原板)的特色最为鲜明,它有几个特殊的拖腔,很容易和一般西皮区别开来。例如《白门楼》里的“似猛虎离山岗洒落平阳”、“想当初众诸侯齐会一堂”、“一杆戟一骑马阵头之上”这几句娃娃调慢板是很典型的。娃娃调二六也很有特色,如《辕门射戟》里的“看过了花笺纸二张”、《白门楼》里的“某一见貂蝉女心如烈火”等。在曲谱中,有的标“娃娃调”字样,如“西皮娃娃调二六”;也有的不标,如仍标“西皮二六”。
回龙腔
在《京剧的腔调》一文中,已经介绍过“回龙”(即“回龙腔”)。此外还有几种回龙腔,补充如下: 反二黄慢板(快三眼)里的重句,就是一句唱词唱完之后,再重复部分唱词。这重复的唱词,用一种特殊的拖腔,就是回龙腔。例如《李陵碑》里“可怜我八个子把四子丧了”的“把四子丧了”(重句)、《宇宙锋》里“我只得把官人一声来唤”的“一声来唤”(重句)。青衣西皮慢板里的一种特殊扩腔。例如《汾河湾》里“我只得出窑外把娇儿唤定”(上句)的“出窑外”(扩腔)、《彩楼配》里“手扶着栏杆看端详”(下句)的“栏杆”(扩腔)。附在青衣西皮二六、摇板、散板等后面的一种特殊拖腔。例如《女起解》里“唯有你老爹爹”是[西皮摇板],接下去的“是个大大的好人”就是回龙腔。在《京剧的腔调》一文中所介绍的西皮回龙腔,虽然也是附在某些板式后面的拖腔,但二者的曲调不同。
节节高
它是二黄、反二黄里的一种专用拖腔,用于慢板、快三眼等板式中。我们常见的是反二黄的节节高,如《李陵碑》里的“我的大郎儿”(生)、《祭塔》里的“在临安”(旦)等处,就是节节 高。
以上介绍的“回龙腔”、“节节高”,都属于特殊的腔调,而不是板式,在曲谱中一般都不标 记。
关于昆曲、吹腔以及杂腔小调,需要作些补充和说明。
昆曲是个古老剧种,音乐非常丰富,京剧从中吸收很多养料。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搬演了一些昆曲剧目,如《闹天宫》、《林冲夜奔》、《扈家庄》、《游园惊梦》、《断桥》等。这样便把一部分昆曲的唱腔曲牌搬入京剧,如 [新水令]、[驻马听]、[折桂令]、[雁儿落]、[醉花荫]、[一江风]、[步步娇]、[山坡羊] 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昆曲唱腔曲牌,在京剧中作为“群唱曲牌”(由“龙套”齐唱,有些已不唱,只由乐器演奏),配合各种场景,渲染舞台气氛。这部分曲牌在京剧中不属于“唱腔”,而属于“器乐”(配有唢呐、锣鼓伴奏)。这是需要分清楚的。
京剧中的杂腔小调,也是从地方戏、曲艺及民歌小调中搬过来的。例如 《打面缸》 里的“南 锣”、《小上坟》 里的“柳枝腔”、《探亲家》里的“银钮丝”、《打花鼓》 里的“凤阳歌”和“鲜花调”、《荡湖船》里的“滩簧”(苏滩)等。解放后,这些剧目很少演出,因此这些腔调也很少见了。但其中的南锣仍可见到,并有新的发展。南锣,又叫罗罗腔,原来的形式是念一句,唢呐、锣鼓伴奏一句,只有最后一句随唢呐歌唱。解放后,在新编的《打面缸》、《三座山》、《白毛女》中,都有新编的南锣(均为刘吉典编曲)。新编的南锣,在念的同时可以加乐器伴奏,也可以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