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时光的非遗技艺 | 一根线缠绕出璀璨的艺术世界
漆线雕技艺诞生在明末清初,最初用于妆扮佛像。
在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盛行,观音菩萨、妈祖、土地公、关帝爷、甚至孙大圣都是大家膜拜的对象。贴金被国人视为敬神的不二法门。以漆线盘绕花纹,贴以金箔的“漆线妆佛”工艺300多年前便开始兴起。佛像的衣着、头饰上的金色部分,均采用“漆线妆佛”工艺。
因此可以说漆线雕工艺始于明末,兴于清早期,盛于清末,发展于当代,技艺独特,传承至今!
厦门鹭艺轩漆线雕作品:《龙凤呈祥》
漆线雕工艺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 而产生的。
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闽南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明末清初,古泉州府的工匠们开始把漆线雕工艺运用在寺庙、 神佛雕像的装饰上。
因技法尚不成熟,且用材粗简,以糯米粉和木胎为主,作品普遍存在保质期短、易虫蛀、易变形的缺陷。后来,工匠们发现用红砖瓦粉和漆液糅合成漆泥,再把漆泥附着在木胎上进行雕制,可使其保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此后,漆线雕作为独特的工艺 品开始流向市场,但早期的漆线雕作品少而昂贵,清朝康熙年间 只在闽南一带大寺大庙中收藏着部分精品。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这一工艺系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厦门漆线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 下来的蕴含特定历史信息的漆线雕作品,充分展现 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艺术创造力, 对于我们研究闽南宗教文化与漆线雕艺术渊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根柔韧的漆线,经过艺人之手,能够升华出千变万化的纹饰。龙凤、祥云、海水江崖、缠枝牡丹、团花、禽鸟、瑞兽和锦绣是漆线雕的常见纹饰。漆线贴金之后的纹饰不仅更加牢固,而且漆线产生的独特的凹凸感使作品倍加华贵。
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