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070】 云淡风轻看平遥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云淡风轻看平遥
包作军
在吕梁市吃过简单的午饭,一路过清徐、文水、交城,来到了平遥。
游览平遥古城可选择步行,亦可乘坐电瓶车。我们行程匆匆,遂乘电瓶车一游。电瓶车轻巧、安静,一色的淡绿和银灰搭配,宛如漂移在古城中的朵朵云霞。电瓶车上看平遥,云也淡,风也轻。
我们来之前刚刚下过一场雨,性格开朗的电瓶车夫笑对我们说,平遥这里很少下雨,只有贵人来的时候才会下雨。在平遥这个缺水的地方,雨水代表希望和财运。所以,我们是受欢迎的。
当平遥古城那灰色的城墙,高大的箭楼真切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止住了脚步。平遥古称平陶,后因北魏为避讳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称平遥,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平遥古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城门附近的巨石路,被无数的车轮啃咬出两道深深的槽沟,仿佛老人脸上的皱纹,那是历史留下的记忆。沿着这些经纬交织积淀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街道行走,恍惚之间,不知今夕何夕,似乎忘记了自己乘坐的电瓶车,仿佛自己骑乘着是一匹高头大马,踽踽而行。我观看,不,实际上在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街道两边那些别具风格的屋宇。有的灰色院墙,灰色房门,灰色屋脊,或挂一对红灯笼,或蹲一对石狮子,显示出院落的肃穆庄严。有的彩漆雕梁,镂空门眼,奇兽端坐楼角,嵌着一副古意悠然的对联,显示出院落的别致典雅。更多的是一些普通的门户,或洞开或虚掩,大都透着一种殷实。问过才知,这里的地界除了对外展出的都是划给个人的,包括那些房屋和楼宇。电瓶车夫说,因为平遥古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所以明年年底这些世代在古城人里居住的人都要迁出,专门作为旅游圣地。
初秋下午的阳光温柔地照耀在我们行走的明清街上。这里是平遥最为热闹的去处,整条街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风格,街两边是当年盛极一时的票号钱庄、老字号旧址,修葺了开辟为博物馆,这里票号、货庄、当铺、镖局无一不有,可以说是当时繁华商业的再现。如今平遥人的精明丝毫不逊于他们的先辈,他们不失时机的在这里摆地摊叫卖各类手工艺品和各种当地的土特产,古香古色的物件琳琅满目,惹人眼目。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这条街上,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作家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对平遥做出了评价:“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民间有“进了平遥城,银子绊倒人”的说法。如果说山西在大清时,是中国的纽约,那么日升昌的地位就好比今天的“美联储”。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饱经沧桑,业绩辉煌,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曾经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等票号效仿诞生。平遥被称为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日升昌是平遥的名片。日升昌遗址,游客多于铺地的砖。红男绿女们,仿佛卖鱼人笼子里的鱼,只要身子还能游动,便能立刻游进去。我注意到,在那些古色古香的门楣里,时常可以看见坐在古藤椅上的老人,一张沟壑纵横的脸,和一双与古城颜色一致的昏黄的眼睛,他们是不是还在守候那曾经的繁荣?那些衣着时尚的年轻人有的依然在操着先人留下的土的掉渣的方言,但大部分都能说些外地人听得懂的普通话了,有的甚至还能讲几句简单的外语,这都是开放的旅游所带来的变化之一。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古城墙周长约6公里,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圣人。沿着台阶,信步登上古城墙。虽然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古城墙至今仍雄风犹存。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营造法式》说:“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像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居然在城墙边上睡着了,小女孩怕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失足从城墙上掉下去摔死了。为了纪念这个善良的小女孩,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几尊古炮安卧在女儿墙边,虽逾千年,仍警觉地凝望远方,它们哪里知道,和平年代,它们只能供游人赏玩拍照发思古的机会了。
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平遥古城以市楼为中心,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经纬交织,井井有条。砖砌窑洞式的民宅,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据说,如果鸟瞰古城,会更令人称奇道绝。四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为龟头,城门外两眼水井形似龟的双目;北门为龟尾,也是全城的最低处;东西有四座瓮城为龟爪,上下西门及上东门瓮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而下东门瓮城门径直东开,相传是造城时担心这只乌龟爬走,将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听着有几分虚妄的传说,我内心还是顿生对古城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敬佩之情。乌龟乃生灵中的长生之物,造城者设计成龟状,一定是希冀平遥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
一个古城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应该是个奇迹。据说,文革时期红卫兵要冲进古城搞破坏,城里的许多老年人,自发地行动起来,用血肉之躯挡住了一场灾难。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一些老人极力主张“刀下留城”,古城才没有被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划”了去。“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
千年古城平遥,确如一帧古朴美丽的画卷,它虽然没有“清明上河图”的开封那么浓墨重彩,但它却用独特的线条勾勒出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的发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古人生活、工作的真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