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上过战场的王维,写下血色浪漫的出塞诗,激励无数人投笔从戎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有许多拥趸甚至将他排在李白、杜甫之后,称其为“第三人”。他的诗歌,大多歌咏田园风光,老年后又融入禅理,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然而,21岁便进士及第的王维自然才华横溢,写起其它题材的诗歌同样得心应手,比如这首《少年行》:
315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315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是书生出身,少年得志,从未上过战场,史料中也只是零星提到他曾经出塞劳军,并未真正体验行伍之苦。但是,作为伟大的诗人,王维却以独特的笔触,将艰辛的戍边生活写得浪漫无比,让人心潮澎湃。
当时,他一口气写下了四首《少年行》,从不同方面描述了急人之难、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对他们的游侠意气、忧国忧民尽情颂扬。这四首诗,可以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叙述了少年成长的经历,也可以单独成篇,其中写得最为精彩的,当然就是今天要说的这一首。
诗歌只有四句,开篇便借汉事喻唐,这是唐诗中常用的手法。少年刚刚从军,就担任了羽林郎。这个官职虽然官阶不高,但宿仗卫内、亲近帷幄,地位十分重要,并非等闲之人能够担任。简简单单一句话,暗示了少年武艺高超、相貌堂堂、品行端正,也说明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二句“初随骠骑战渔阳”看似平淡无奇,却深藏血雨腥风。“骠骑”指的是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曾经率军大败匈奴,封狼居胥,取得了古之名将的巅峰战绩。“渔阳”是地名,历来是边关重镇,这里指代的是战况最激烈、最危险的边疆。
少年从军之后,第一战便是跟随霍去病征战,自然是最为辛劳和艰苦的,也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危险。同时,这也反映出少年不惧生死,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前两句,作者以局外人的口吻描述,虽然语气平淡,实际上惊心动魄。到了第三句,诗歌画风一变,改为少年英雄的口气。他以自诘的口气反挑,发人深省地道出了内心独白:“孰知不向边庭苦”。边疆战况焦灼,危险丛生,生存环境恶劣,甚至连后勤都无法保障。但是,少年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谁能知道不去边疆的苦恼?
这一句话,道尽了唐朝人的豪情,道尽了唐人的胸襟,也完美诠释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自豪。边疆确实是苦寒之地,将士们确实冒着生命危险护佑着国家的安全和尊严,然而,唐人却展现出与以往朝代完全不同的气度。他们不再视边疆为畏途,而是当作取功名、取富贵的道路,所以李贺才会喊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所以杨炯才会发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慨。
对于王维而言,他则通过诗中少年英雄之口,说出了全诗的精华:“纵死犹闻侠骨香”。唐诗何其多,边塞诗何其多,但这句诗却以雄浑劲健和浪漫情怀的交织,永远传承。
谁不知道边疆苦,谁又没有儿女情长?但是,大唐告急的时候,边疆需要的时候,男儿不挺身而出,捍卫祖国,又等谁去做?大唐,或者说我们的祖国,在危难的时候,总会有人舍弃自己,保护她的安全,这才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脊梁。少年并没有大义凛然的言语,却以举重若轻的态度,淡然面对一切。
他不是看破生死,也不是不怕死,但为了大唐,他宁愿成为白骨。即便如此,他相信自己依旧会赢得尊重,这就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才会绽放如此动情的艺术之花。它比“醉卧沙场君莫笑”更潇洒,比“愿得此身长报国”更感人,比“不破楼兰终不还”还霸气。
王维也是一介书生,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厮杀。但他尊重边关将士,深知大唐的荣耀由将士们捍卫。这首诗一出,更是激励无数文人投笔从戎,戍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