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中的历史:曹操通过推行屯田这一政策,为扫平群雄奠定基础
建安元年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上记载了一段文字“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与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这段文字在《三国志》中虽然很简短,但很难被读者忽略,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屯田制度,也客观概括总结了曹操在群雄逐鹿中得以不断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侵删
这段话中曹操以先秦的秦国通过奖励耕战最终打败关东六国一统华夏和汉武帝以屯田经略西域两个典故,说明了屯田工作的重要性,为即将开展的屯田事业奠定舆论基础和可参照的学习榜样。
屯田显然不是曹魏政权最先发明。西汉时就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但是将这一构想上升到制度,要从曹操开始,建安元年曹操麾下的枣祗、韩浩等建议适时屯田制,曹操对此身为赞赏,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敏锐捕捉到这一制度的重大意义,因而积极推展这一制度落地生根。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先后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图侵删
一、屯田亟须解决的土地来源问题
史家多倾向于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土地和大量荒地。在常年战乱中大量的土地被闲置,成为无主荒土地和荒地。曹操诗歌中论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怆现象,充分展示了战争对劳动力和社会经济的致命摧残,面对这一局面,通过推行屯田制度,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农业生产,为振兴经济,收取民心、扩充武备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样通过常年平定黄巾叛乱,还可以获取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中最珍贵的人力资源和耕牛、农具等生产工具
二、屯田的具体措施要求
根据史书记载,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在具体分配方面,根据是否使用官府提供的耕牛来判定。如果使用官府提供的耕牛,那么劳动成果按照官6民4这样的比例来分,如果不适用官府提供的耕牛,那么官府百姓对半平均分。通过这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大量农民投入到民屯生产活动中。为进一步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了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也被开垦,政府积存了大量的粮食。为曹魏政权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屯田制度为何最终走向溃败
屯田制度最终走向溃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府的盘剥越来越重,原本屯田的夙愿是富国强兵,恢复生产。但随着时代变迁,在上者只知索取不懂恤民,这必然引起民众的不满和反抗,加之历代屡见不鲜的土地兼并问题的日益严重,屯田制逐渐破坏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