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佐:孩子经常尿床,正常吗? | 正安
这篇医用专业文章信息含量比较大
本文共 3422 字 | 预计阅读 15 分钟
快速阅读仅需 6 分钟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着一片片望不尽的麦田,潺潺的河流围绕着村里的每一户,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亲戚。
记得,天气一晴朗,就有邻居在外面晒床单,因为家里孩子晚上在床上画地图了。有的孩子更有意思,一遇到天气不好,就画地图,天晴的时候,反而没有事。
这父母,心里气的呀,这熊孩子是故意捣蛋。
这画地图就是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
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还不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形成,或者贪玩少睡,精神过度疲劳等,均可引起暂时遗尿,这些都不属于病态。
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
如果经久不愈,会影响小儿的精神和生活,甚至孩子的父母也会受其影响。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肾气不足,脾肺两虚,肝经有热都有关系。不过小儿遗尿跟肾气不足关系最大,导致了膀胱失约,肾原本是管二便的,现在小便不听命令了,就产生了自遗,在白天我们叫遗尿,在晚上就叫尿床,画地图。
我们先来聊聊最常见的肾气不足,这种孩子平常的表现是:睡中遗尿、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智力不佳、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苔淡、指纹红。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症状?我们说肾与膀胱是相表里的,孩子从出生肾就常不足,尤其肾阳往往表现的不足。
这时膀胱气化功能也就差了,封藏能力也跟着不行了,不能制约水道而形成了自遗。
所以肾阳不足的情况下,它的下元就会虚寒,下元一虚寒它的约束力就不够,约束力不够他就不能止尿,就会形成膀胱自遗。
肾阳不足孩子就容易精神萎靡,智力欠佳,因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据说日本人经常会给孩子吃豆豉,大家想想豆豉是怎么制作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
内经里面说肾属水,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 所以平时少量给孩子吃点豆豉,是可以补肾健脑的。腰为肾之外腑,当这个肾阳虚的时候,它的腑就不强,所以就腰酸。
骨为肾所主,当这个人肾阳不足就会骨软,表现出腿软。
那我们针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尿,调理思路就是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因为治疗尿床的时候,相对年龄都是三岁以后了,所以小儿推拿的时候,可配合一些身体的其他穴位。以补肾经、补脾、推三关、上推七节骨、捏脊为主,再加强按揉百会、揉命门、肾腧穴、擦八髎、揉关元。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补肾的时候,还要补脾,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所以要想补先天之本,必须要先把后天之本加强。再说说按揉百会穴,它有着益气提升的作用。
百会为诸阳之会,在人体的最高处,所以按揉百会就有提升,有固尿,有止遗的作用。
当我们肾阳不足的时候,百会就能达到增强肾阳的作用。
食疗方
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
两个食疗方都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遗屎。
再看一下肺脾两虚,这种情况主要表现晚上遗尿、日间尿频但是有些尿量并不多,经常在白天尿湿裤子;易感冒、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这些症状是怎么来的呢?
肺是主气,通调水道的,管我们的呼吸系统的,肺气不足了,孩子的免疫力就差了,动不动就容易感冒了,肺气虚了管理水道的能力下降,不能制下 ,小便自然就尿出去了。
而脾是管运化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虚了,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水就下注膀胱,小便就容易不受控制。
我们的运化功能差了,孩子的食欲就不好了,大便就容易不成形。孩子的精力就会明显变差,一天懒洋洋的,不想运动。再加上气虚不能顾表,就会导致他经常汗自出,舌苔淡白。
所以一旦有这些症状,可以先不要去管遗尿的问题,把孩子的肺气,脾阳补足,遗尿也就迎刃而解。
肺脾两虚导致遗尿的调理思路:肺属于上焦,而脾胃属于中焦,膀胱就属于下焦。肺脾两虚的孩子,其实三焦都出了问题,所以思路是补肺益脾、固涩膀胱,那配穴就在肾阳虚的基础上增加,揉腹部,把中焦疏通一下,然后揉气海,足三里,最后按百会,调补气血,增强固涩能力。
食疗方
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
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
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还有少数患儿是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以后,导致膀胱不藏而引起的。
主要症状有:尿黄,尿浑浊,小腹胀痛,尿道灼热,睡卧梦语,烦躁,舌边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这种肝经湿热引起的遗尿,先用清肝、退六腑以清肝泄热,清板门以清热利湿,揉小天心以安神除烦,然后再配合捏脊,上推七节骨。
食疗方
珍珠草15克,鸡肠1--2具。
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最后重点要讲一下七节骨这个穴位,
穴位的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为什么要重点讲,是因为两年前,我遇到一个患者,找我调理身体,同时跟我聊起她的女儿5岁了还在尿床,很困恼。
当时我就建议她可以给孩子做小儿推拿,一般的尿床,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捏脊,然后肾腧穴加强,再配合上推七节骨就可以。
结果这个患者告诉我,她有坚持给孩子做小儿推拿的,刚开始效果还挺好,孩子过去每周有一次到两次尿床,推拿大概一周左右就见效了,孩子就持续大概一个月没有尿床了。
结果坚持推拿一个月,效果越来越差,孩子还不如以前,隔三差五就尿床了。弄的她没办法,每天晚上给孩子带上纸尿裤。我一听很奇怪,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小儿推拿越推效果越差的。
就问她,怎么给孩子推的,她告诉我,自己在网上订了一本什么什么儿童经络手册的书,照着上面方法坚持做下推七节骨。我一听坏了,怎么能下推七节骨呢。
我说你是不是记错了呀,这个尿床应该是上推七节骨才对呀。
我们看七节骨的位置是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这属于督脉的起点的一段,督脉是主一身之阳气的。
我们讲了,孩子尿床主要原因就是肾阳不足,经络取穴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这个孩子尿床了,去下推七节骨,肯定是不行的。
一开始为什么有效果呢,就像我们划船一些,船桨往后划,船就往前走,孩子阳气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跑的比之前块,但毕竟一只在泻,这样的行舟,孩子阳气损伤到一定程度,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我们在学小儿推拿的时候,要去留心,看看和我们成人的经络、穴位是不是真的不一样,小儿推拿的穴位在设穴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有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取阴面(阴经)的穴位比较多,有寒的时候,是不是取阳面(阳经)的穴位比较多。
这样理解和掌握小儿推拿,或许也是一条方便之路。同样我们给孩子做小儿推拿的时候,针对督脉的手法,只有在高热需要退烧的时候,才会从上往下推拿,正常情况下都是从下往上做的。
没人会觉得孩子的阳气太足,需要泻了一些。七节骨只有一种情况往下推,就是遇到孩子大便干结,需要通便的时候,是下推七节骨。
希望以后大家用这个穴位的时候,留心一下,尤其治疗遗尿,不要再下推七节骨了。
根据临床观察证明,尿床若得不到及时诊疗,易使孩子形成内向、敏感、胆小、自卑心理,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
造成性格缺陷,并会影响孩子成长,出现偏矮(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厘米)、偏瘦或虚胖身材。
所以提醒各位家长对孩子的遗尿还是要引起重视。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遗尿有较好的效果,但必须辨证准确。
三岁以下儿童,由于脑髓未充,或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而尿床者不属病理现象。
个别儿童因贪睡,或懒卧不起而致尿床,只需定时唤醒排尿,不需治疗。
若因膀胱、尿道及附近器官炎症,包茎,蛲虫病,脊髓炎,大脑发育不全,隐性脊柱裂等引起的遗尿,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饮食。
晚餐宜少盐饮食,晚餐后不再喝过多的水。
3.注意劳逸结合。
白天不宜让患儿过度疲劳,睡前不要过度兴奋。
4.注意心理疏导,避免精神性或心理性遗尿,鼓励孩子对治愈遗尿树立信心,切忌歧视、责骂、处罚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