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在古代文件、字画中起到辨别作者的防伪之用,如今于书法创作必不可少,她不单是身份防伪,还代表水平、格调与信誉。
按功能用途来分,省之又省最起码得有3方:姓名章、斋号章、引首章。介绍如下。姓名章一般是一枚,若要稍加变化,仅姓名章又可分为“姓章”和“名章”,两者大小一致,朱白相配,同时合用称为“对章”,视觉更丰富有趣。“斋号章”通常用斋、堂、室、楼、阁、馆、轩等雅号,最少一方,多则数方甚至更多。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等。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章。比如尾部印章份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等情况,应考虑盖引首章。
书法创作中,印章的用法宽泛,需要用到的数量就很多了,平常携带不便,所以“黄铜多面印”这样的印章神器应运而生,从古流传至今,非常实用。下面我们一边欣赏多面印,一边探讨印章用法。如果想丰富作品章法、文气、金石气,按用法,可以增加以下印章。
多为名言警句或个人感言之类,多用于填空“破形”,调整平衡。此章数量多少不论,少则数方,多则数十方甚至上百方。即有图无字的印章,古时多为飞禽、走兽、虫鱼,现喜刻生肖属相。本属肖像,但其内涵已远远超出“肖形”之外,且形式多种多样,立意和创作不断翻新,向来为书家所钟爱,数量多少不定。
一种艺术装饰性极强的印章,内容多以“美意延年”、“长生无极”等吉语,动物多采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类,同样为书家所惯用。即标明作品的创作年代,如甲子、乙未、丙申等等。也有“月号章” ,一般用于记载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比较少用。通常盖在作品一边,起拦边聚气的作用,如“一心草堂墨迹”、“银杏斋墨痕”等,相对少用。多用于横幅或长卷作品,如前面只有一枚引首章,则中间显空,此种则可加盖拦腰章,拦腰章可以从上而下反复钤盖,但应盖在一条直线上。一般盖在作品的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稳定画面的作用,须慎用。就印章数量而言,多多益善,用起来方便,正因此,有书家印章多达数百方以上。当然,印章宜多并非要多盖,而需彰显“厚积薄发”,数量搭配恰当最好。
附录:西泠印社藏印选
西泠印社,中国收藏印作、印谱最丰富、最珍贵的藏品单位之一,很多印作、印谱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中不乏“文人印”开拓者何震的“放情诗酒”,皖派大家邓石如的“子舆·燕翼堂·雷轮·古欢·守素轩”五面印、西泠八家创始人丁敬的“烟云供养”等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