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何流行尖底器,专家说:在当时的环境,尖底器才是实用的

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众多,其中最流行的生活器具,绝对非尖底陶器莫属。古蜀人为何喜欢用尖底陶器?在尖底陶器使用的背后,又透露出古人怎样的智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随着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的重启,网上关于三星堆遗址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曾经的种种神秘也被重新谈起。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根据目前的测算来看,该遗址分布总面积为12平方千米,其年代距今约有5000至3000年的历史。

三星堆遗址目前是我国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种类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出土最多的器物当属青铜器、玉器、象牙器。从出土器物的材质及雕工来看,古蜀人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金属冶炼技巧,其雕刻工艺也日趋成熟,著名的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雕饰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蜀人开创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让文明达到了巅峰,继而令后人尊崇与仰望。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三星堆文化地处西南一隅,其本身与中原文明距离较远,能够单独发展至青铜时代实属不易,其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谜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众多陶器也同样耀眼,只是它们的数量相较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文物较少,故此常常被人们忽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器,虽然在数量上不占据优势,但从艺术形态上却颇有韵味,著名的陶鸟头勺把、陶三足炊器、陶高柄豆等器物,都是三星堆出土陶器中的典型代表,大多数都是生活用器,当然也包括一些祭祀器皿,旨在向神灵贡献祭品,从而求得风调雨顺以及部落的繁荣。

不过有趣的是,相比于其他遗址出土的陶器来说,三星堆遗址出土陶器似乎更独具特色,因为目前凡是用于盛装器物的陶制器皿,其底部都呈圆锥尖头状,考古专家们将其称作是“尖底陶器”。无论是从理论是还是生活经验上来看,尖形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远小于平底器,其稳定性也相对更差。但古蜀人为何偏偏乐于使用尖底器呢?如此不合常理的问题,一度令考古专家们十分费解。直到最后,通过细致的对比与研究,考古专家们才揭晓了最后的答案。

原来古蜀人使用尖底陶器是颇具科学性的,所谓“平底比尖底更稳定”的论断,其实是现代人基于社会飞速发展的错误认知。现代社会建筑工艺发达,所有人类接触的地面、桌面、墙面等都是水泥,地板和地板砖的纯水平的状态,但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地面全都是土地。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气候温润潮湿,泥土的硬度并不高,加之石块土地本就凹凸不平,导致人类生活的地区一直处于崎岖泥泞的状态。正因如此,古蜀人才会选择尖底陶器盛放水和食物,因为尖底器可以轻松插入到松软的泥土或者石缝中,令整体保持相对平衡。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古蜀人的智慧的确十分出众,他们在漫长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存的技巧,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陶瓷的艺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令后世为之惊讶与叹服。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