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 底 秋 思

笔 底 秋 思

作者│蒋  玲

周末老同事聚会,回忆起50年前我们这一帮十几岁的小青年刚进厂,当时还在“文化革命”时期,蓉蓉就说起一件事,说我把她吓了一跳。
在二车间后面的小屋里,她推门进去看到的我,是这样的:“白炽灯下你惨白的脸,尖细的声音大声地训斥,说什么你不要狡辩等等,也不知道你在审问谁。”“没想到你这么凶哦!”大家都笑了。
作者16岁时进工厂留影
我回到车间又操起了摇手柄。
我的师傅换了人,就是小分队审查的对象郑师傅。我开始和他同在一台机床工作,朝夕相处。我暗自庆幸,亏得当时听了母亲的话,沉默以待,不然今天又如何面对呢?
郑师傅后来离开工厂,跟着他的父亲江苏国画院的画家学画。终于学有所成,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
母亲文化不高。她的善良和智慧指引我在迷雾中行进,使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做出更多伤害他人的错事。
22岁时与母亲合影
那些笔录我只当练字来写。母亲喜欢我工整的字迹。
上学的时候,母亲经常说:“你们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书读。你们真幸福啊!”
母亲小时候家贫,读不起书。她要在地里干农活,带弟弟。抱着小弟弟站在学堂的窗外,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她羡慕极了。
解放后,她在南京上了扫盲识字班,能够连看带猜地读报了。可是她的字写不好,“比拿锄头难多了。”她说。她特别欣赏那些能够写得漂亮的好字。
一天下班回家,母亲交给我一本大字帖,“你看有用吗?我在旧书摊上捡来的。”我一看是柳公权楷书字帖,如获至宝,买了一大瓶墨汁和纸,照着来写。母亲常常站在我身后,看我临帖。
作者书法习作《种菜偶得》
我的大表哥应征入伍,复员后回到苏北农场工作。我姨妈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他不愿意,给母亲写封信,向她求助。
母亲和我商量,我很激愤。
我用母亲的名义给他写回信,教育他“不要忘本,别忘了你也是农民出身”,写了满满两页纸。母亲很高兴,她说我的字写得好看。
大表哥娶了这位姑娘,他们生儿育女,也过了一辈子。那一年我17岁,哪里知道什么是恋爱。就是母亲惯着我,由我自作主张。
一大瓶墨汁写完了,不得要领。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年代没有老师教,也没有人交流。我就停了练笔。
在老年大学写春联
1980年起,我在南京师范学院上了三年夜大学,母亲说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辛苦,不要我做家务。她拖着病体,照顾我的生活。直到结婚的时候,我才学着炒青菜。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我拿出番茄炒鸡蛋,加了半碗水,就做了一碗番茄鸡蛋糊。
母亲41岁不幸得了癌症,她经过治疗,坚守14年,把我和我哥守到成家立业。癌症扩散了。她在55岁时去世。
在她的灵堂我用毛笔写下大大的“奠”字,想起她生前最喜欢看我写毛笔字,止不住泪水涟涟,打湿了白纸。
退休以后,南师大校友群开办了国画班,书法班,我又拿起了毛笔写字,开始学国画。
作者的国画习作《有鱼图》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的词道出了我的练书之路悠远漫长。可我看到未来的路上,有星光点点。
每天握笔,习字画画。若是母亲还活着,她会站在我身旁,露出满意的笑容……。
(0)

相关推荐

  • 一个喜欢写毛笔字的厨子爱上了画国画,来看一下画的怎么样。

    一个喜欢写毛笔字的厨子爱上了画国画,来看一下画的怎么样。

  • 散文《笔》李军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无论是古人考上状元金榜题名.书香门第之家还是我们新中国诞生后,莘莘学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考上清华.北大.他们都离不开文房宝--- ...

  • 笔底春秋 纸上风雷

    笔底春秋,纸上风雷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听侯红志讲述手绘<辛亥首义>明信片   8月3日下午,假汉阳"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的异度空间,在炎热的季节和凉爽的大厅中,侯红志老 ...

  • 【才媛秀笔】秋宝|幽独宁教心自在,清高不抵命乖张。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秋宝,宁夏中卫市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酷爱诗词.作品发表于各级诗词报刊及以多个微信公众平台.于庚子年春完成<秋 ...

  • 【三秦女子诗笺】张琼//眸中新月好,笔底暮云轻。

    本期推荐女神:张琼 张琼,网名安儿 中学高级英语教师 诗词爱好者 蝶恋花·桃花 ···· 红影摇飏阡陌又.相约年年,未许襟期负.寂寞生涯情自守,纵然一夜风吹瘦. 零落仍铺霞半亩.且把心香,浸透轻衫袖. ...

  • 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 ...

  • 吴历: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

    清朝初期,画界出了个颇具盛名的"六大家".此"六大家",有人解释为"四王吴恽".所谓"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 ...

  • 书评 | 笔底的乡愁

    <古建情怀> 作者:姚亚平主编 责任编辑:方姝.姚屹雯 出版单位: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定价:48.00元 "爱阅赣版书"书评征文一等奖作品 笔底的 ...

  • 校园文学 | 秋 思 | 作者:茹潇

    秋,是多少远离故乡的游子思念家乡的季节啊! 时间往回拔转,来到诗人马致远家门前,一道身影来回穿梭于屋内屋外,一匹肌肉发达的骏马正在旁边悠闲地吃着一捆青草.这时那个忙碌的身影已经收拾好了衣物与吃食,开始 ...

  • 明清花鸟画,“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烟雨唱扬州 杨蔓 - 水乡遗梦 明 孙隆的<芙蓉游鹅图> 明代的绘画承袭并发展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在一些经济繁荣.文化深厚的地区形成了艺术中心,出现了诸多的名家与流派.这个时期的绘画,题材广 ...

  • 吴历: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

    清朝初期,画界出了个颇具盛名的"六大家".此"六大家",有人解释为"四王吴恽".所谓"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