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中国人若是认真打,他们一定会打赢的,可是他们就是不会认真打”这句话出自于清朝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对清朝甲午战争的失败可谓一针见血!
▲赫德
甲午战争中,日本对战争已经蓄谋多年,开战后就做了全国总动员,把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全部调动了起来,摆出了一幅破釜沉舟的架势。
反观清朝,虽然主战派众多,但是却没有人认真地准备这场战争。尤其是翁同龢,更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打赢了就是光绪皇帝的功劳,自己作为帝师自然荣耀无比。如果打输了就把责任全推给李鸿章,让李鸿章去背黑锅。翁同龢一味地怂恿光绪帝开战并不是出于国家利益而是个人利益。
▲清朝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都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
而主和派的李鸿章知道清军的实际情况,从内心来说是不愿意打的。他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外交上,想通过英国人的干涉迫使日本退兵。但当时的英国更希望通过日清之间的战争来决定扶持对象,说白了谁赢了英国人就扶持谁,因为英国人更希望能找个棋子在亚洲来遏制俄国人的扩张,从这点来说英国人其实更希望清朝和日本之间打起来,李鸿章的外交努力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他多年苦心经营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更多地只是作为了一种威慑力量,被当成了谈判的筹码,并没有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可以说,在清廷内部,无论是主战派也好还是主和派也好,都没有为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如果当时他能顺利统帅清朝陆军的话,或许甲午战争中清朝不会输掉陆战,这个人就是被誉为“飞将军”的刘锦堂,此人是清军在收复新疆过程中西征军的主帅,在当年平定新疆叛乱的过程中屡建奇功,军事才能极高。只可惜他在赶赴战场的途中突发脑溢血身亡,错过了这场战争,个人的不幸瞬间成为了民族的不幸。
▲“飞将军”刘锦堂,只可惜他在战争爆发前夕突然去世了
PS:收复新疆的战争中,左宗棠一直在后方统筹全局,具体作战一直是刘锦堂负责的。
战前,翁同龢认为只要刘锦堂上了就能在朝鲜把日军给收拾了,可除了对刘锦堂的人事任命外就没有做任何事情,比如购置军火、招募训练士兵以及后勤保障,这些备战的功课他一个都没做,简直是把军国大事当成了儿戏!
我们把视线回到1894年9月15日,平壤战役爆发的哪天。当时清军在平壤城内驻扎了12000多名士兵,主要由淮军、盛军和毅军组成,他们装备有40多门克虏伯山炮和野战炮、6挺加特林机关炮和1万多只毛瑟步枪。清军主帅是叶志超,他原本是淮军主将刘铭传的部下,早年跟随淮军参与过平定捻军的战争,可自1868年捻军被平定后,叶志超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直到1894年9月被赶鸭子上架成了清军的前线总指挥。
▲叶志超
负责攻城的是日军第五师团,司令官中将野津道贯,总共17000多人,他们来到平壤城的时候只携带了两天的粮食,人均子弹不足30发。
战斗打响后,日军的进攻非常艰难,他们甚至都拿出了“武士道”的二百五精神不断地发动白刃冲锋,可是在清军克努伯大炮和加特林机关炮的轰击下损失惨重,9月15日当天只攻占了平壤的一些外围阵地,离攻下平壤城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打到天黑的时候日军弹药已快消耗完毕,野津道贯也失去了信心,打算第二天天亮就全军撤退了。
不想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当晚叶志超突然竖起了白旗要求与日军谈判,表示只要日军同意停战他们就愿意让出平壤城撤回国内。得到这个消息的野津道贯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野津道贯还是拒绝了。
根据日本人的说法,是由于他们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感染,面对如此怯懦的敌人觉得军人名誉受到了损害,于是决心战斗到底。不过真实原因我们大概也能推断出来,野津道贯认为清军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可以乘此机会创造一场大胜,所谓又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天晚上,清军主帅叶志超率先逃跑了,结果在路上就遭到了野津道贯的埋伏,全军溃败,在乱战中清军损失了2000多人,还丢下了40多门大炮、1万支步枪和一个多月的给养。这场决定性的战役,清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输掉了,而在这一战中日军几乎已经弹尽粮绝,只要再支撑一个晚上,第二天日军就撤退了,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有人认为是叶志超在白天的战斗中看到清军伤亡很大,他想保存淮军实力才选择的撤退。但在平壤战役中,参战的除了淮军还有毅军和盛军,他们并不是李鸿章的嫡系,所以这个说法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也有人认为是叶志超畏敌如虎,产生了怯战心理,但叶志超是靠打仗发的家,残酷的阵仗也不是没见识过,所以这个说法其实也不靠谱。
我认为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叶志超的能力,作为战将来说或许他是称职的,但是作为统帅来说他欠缺的地方太多了。叶志超原本只是一个表现平平的军官,没有指挥全局的作战经验,开战之前主帅本来是内定的刘锦堂,可不想刘锦堂在当年8月份突发脑溢血去世,他便临时被任命为了前线总指挥,从心理上来说他并没有做好准备。从职位来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提督,在军中缺乏威望,也没什么战功,很难指挥全军,尤其是淮军之外的盛军和毅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一位统兵大将应有的气度,不能服众,搞得将帅不和,指挥混乱。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当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淮军的主心骨刘铭传就已经病逝,而内定的热门人选刘锦堂又意外去世,让一个不具备统帅能力的人担任主帅,才直接导致了平壤战役的失败。
当然,我们纵观整个甲午战争,平壤战役的失利也印证了先前赫德所说的话,清朝并没有认真地准备这场战争。掌握了淮军和北洋水师的李鸿章不想打,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主战的光绪皇帝和翁同龢对日清双方的军事情况并不了解,尤其是翁同龢,他只是想利用这场战争为个人谋取利益,对战争没有做任何准备。他天真地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位名将的身上,把战争看成了儿戏。对战争准备不足,是导致平壤战役失利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