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塑造了人类?

从农耕文明到近现代社会,植物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亲密战友。食物,无论是稀饭、馒头,亦或是山珍海味,都是植物给予人类最珍贵的馈赠,亘古未变。一株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需要浇水、施肥、除草、灭虫等农艺措施,每一步都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不同种类美食追求外,主要粮食作物如大米、小麦等高产品种的育种工作从未断绝,毕竟吃的好的前提是先要吃的饱,这也就有了籼稻、粳稻、杂交稻水稻相关品种及小偃系列小麦品种等的诞生。当人类获得优质、高产、环保的作物品种兴奋且为之持续努力奋斗时,这也许也是植物世界的一场狂欢。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是史军博士面向大众的植物学类科普读物,通过探讨到底是人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塑造了人,背后蕴含的是植物学家的视角看待人类文明得以演进和发展的生存密码。书中既有文明演进的宏观视角,也有生活中的大米、土豆,为什么食物烹饪后更好吃这一理所应当的事情,趣味盎然。人类史真的是植物塑造的吗?这一有趣的话题在中国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先生的新书《我到访过的外国农家》中也有所提及,史军老师以植物学家的视角通过一些小故事对这一话题解析的更为透彻。

多一份阅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看待世界的方式。2021年7月11日,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以线上共读沙龙的形式共读《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一起交流到底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塑造了人类史?”这一充满哲学思辨的话题。

本文为沙龙发言纪要,由小组志愿者周谈坛整理。

线上沙龙纪要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文 | 周谈坛

作为主讲嘉宾,史军老师从糖料作物的发展、人类智齿的用进废退、人类肤色背后蕴藏的植物密码,以及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选育等四个方面展开介绍,深入浅出的为我们介绍了他的植物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活动伊始,史军老师首先列举了七张图片,让大家猜一猜里面有几张是萝卜。线上评论区心里美、萝卜等词语都有出现。待大家讨论结束后,史军老师指出,七张图片中的植物都不是萝卜,其中有四张属于甜菜。拿破仑时期,欧洲人食用的糖料作物主要由新印度群岛生产的甘蔗供给,但在法、英开战期间,英国封锁了法国的糖料供给线,导致法国国内糖料供应紧。在这个时候,本国生产的甜菜作物替代蔗糖,为法国提供糖料。甜菜生长习性温和,在温润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生长,逐渐地成为全球第二大糖料作物。有两张图片属于球茎甘蓝,因富含碳水化合物,受到大家的喜爱,适合制作腌菜。而最后一张属于芜菁,今天我国新疆多有种植,口味类似萝卜和土豆的集合体。

到底哪些植物可以被人类食用呢?主要有三条判断标准:(1)产量大,能吃饱;(2)口味好;(3)营养丰富,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类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通过这一驯化思路,我们今天的餐桌上才会有这么多美味的食物。

这说明我们改造了植物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早,智齿是作为优势性状出现的。人类的祖先刚开始是吃素的,那个时候的果瓜蔬菜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供应时间也不能保证,味道也没有那么美味。为了获取维持身体运行所需的能量,必须不断进食,通过咀嚼树叶、树根等获取养分。长时间的使用,口腔前部牙齿磨碎、脱落,口腔后部的智齿就为后期获取养分提供支撑。但人类早期获取的食物能量实在太低了,所以就有了领地之分,需要一定区域的生活范围,获得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同时,火的出现,便利了人类获取能量,因为之前可能会直接食用一些对人类有毒的植物,现在通过火烤,就可以安全食用了。比如山药,直接食用会导致人类中毒,但经过高温的处理,植物中蕴含的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变成易被人类消化吸收的状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高温烹饪的过程中,植物表面及体内附着的有害微生物被杀死,客观上也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食物。为了获取植物的果实,我们需要去除果皮,如花生等,这个时候仅仅用牙齿肯定就不够了。如小麦、水稻等颗粒细小,需要收集起来,使用工具进行破壳,所以智齿的作用也在逐渐的减弱。同时,人类开始直立行走,颌骨越来越窄,智齿反而威胁到其它牙齿的正常生长。

除了智齿外,皮肤的颜色和植物又有什么关系呢?追溯人类起源,就会发现,大约3到5万年以前,我们的智人祖先出现的时候,皮肤都是深黑色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亚洲人的肤色是黄皮肤呢?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环境压力选择的结果,关键就在于我们种植的农作物。选择种植农作物,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定居生活。选择定居亦即放弃了狩猎生活,原本人类可以从捕获的动物性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但农作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所以人类就需要从别的方面获取。幸运的是,我们人体有一套备份机制,在皮肤颜色浅的时候,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我们与周围环境共生的调控机制。

为什么我们最后选择了禾本科植物作为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呢?第一点,禾本科植物种子特别多,产量高;第二,便于收获,统一成熟;第三点,就是烹饪手法高超。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点,就是烹饪食物,早期主要是为了去除植物本身的毒性,便于食用,而不是好吃。虽然我们已经从禾本科植物中获取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获得了能量,但蛋白质的提供源是很少的,而豆制品蛋白质含量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到大豆干重的约36%、20%和30%。从世界古文明发展和繁荣的区域来看,西亚盛产牛奶制品,北非有骆驼奶提供,印第安人有羊驼制品,而大豆的出现为中国人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供给。因为畜牧业提供蛋白质的成本是很大的,在古代的中国,口粮都难以保证,家畜获得的粮食分配自然较少,蛋白质也难以通过家畜供给。豆腐的出现有其偶然性,因为人类如果直接食用大豆,养分的利用率是很低的,还容易放屁。这主要是因为豆腐中富含多糖,这一部分养分易被肠道微生物利用,产生甲烷气体。淮南王刘安炼丹的时候发现,卤水处理后,豆腐中的蛋白质可以聚集在一起,解决了大豆养分不易被人类吸收的问题。

分享的最后,史军老师为我们阐述了他的观点。生命本无高级和低级,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来说,藻类的生命结构比人类简单多了,但其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亿年,难道它就一定是低级生物吗?懂得适应是什么?适应是为了什么?为了在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遇见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要学会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运用科学辩证法,去了解、认知我们这个社会,在与植物、动物的沟通中形成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便更好的生活。

随后,评议人李昕升老师分享了他的观点,他首先对史军老师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中“人类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即认为可以将植物和人类视为互相影响的选择压力,人类和植物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的观点表示赞同。同时介绍到,一般论述与食物相关主题的书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以食物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的文化,特别是其全球化的进程,比如《棉花帝国》;另一种是以食物为线索,进行公共史学的传播,因为食物是一种天然的科普对象,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话题。国外的科普类著作起步较早、较多、较优,但国内的优质科普著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史军老师所著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即是近年国内优质科普图书的代表。

总的来说,本书具有人类学色彩,贯通文理,贯通古今,是一本专业性的植物学科普著作。具体来说,第一,史老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真情实感;第二,是文理贯通,史老师结合了植物学、农学和历史学方面的知识进行书写,比如绿豆的价格为什么贵,采摘不易。煮饭时香料放得多也是早期欧洲人的炫富手段之一,这也与本人(李昕升老师)的研究有相似之处,即欧洲人喜欢往茶叶里加糖,这也是炫富的手段之一;第三,本书编排合理,章节之间层层递进;第四,本书文字优美,通俗易懂。作为科普类图书,如果能补充参考文献出处,那就更是一桩美事。

读者提问

1. 请问史军老师,我们如果理解驯化这个词?植物与人类,谁更幸福?

史军:总的来看,在古人眼中,驯化就是能为己所用,但今天驯化的概念已拓展到基因定向编辑,更加精准。

幸福本没有更幸福之说,无论是一株植物,或是个人,只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找到生存的原则和适当的行为方式,去完成整个生命历程,这就是幸福。在整个生命世界中,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就像很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代表了一个特定的资源组合。比如,对于植物来说,就是阳光、空气、水、土壤,对于人来说,就是外部资源,技能优势。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2. 请问李老师可以结合农业史,聊一聊大豆的发展史吗?

李昕升:大豆作为中国的土著植物,其豆制品如豆浆、豆豉、酱油、豆腐、纳豆等,都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迁。比如,在先秦时期,大豆作为可食用的主食之一(“五谷”),映入我们眼帘;但到汉朝时,大豆就已经基本退出了主食的行列。为了吃饱、吃好,稻、粟、麦等是更好的选择,大豆则主要作为副食,其地位的下降与小麦地位的抬升大体在同一时期。又如,宋代已经有了酱油制品,但到了清代才开始规模推广食用,技术传播比技术发明往往更加重要。清末电动榨油机的出现,才使得大豆榨油成为可能,大豆又一次受到追捧。今天起源于中国的大豆,却在异国大放异彩。为什么当今之中国,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呢?中国人均耕地资源较少,所以优先种植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等;而美国人均耕地较多,其优渥的自然禀赋允许其种植更多的作为“副食”大豆。

3. 史老师可以简单和我们聊一聊我国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吗?火龙果是否也有一致的发展脉络呢?

史军:众所周知,新西兰水果奇异果进军国内水果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但是除了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其它可以成为水果的猕猴桃种质资源都是我国所特有的。猕猴桃可以说是世界化的水果,甚至是最年轻的世界化的水果。上世纪,美国人、欧洲人也有从我国尝试引种种植,但都失败了。无疑,新西兰人是幸运的,他们当时凭运气选的三株中有两雌一雄,成功引种。后来,才发现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澳大利亚美军形成了食用猕猴桃的生活习惯果,为这种水果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

而火龙果属于南美洲特有植物,它的开花时间短,且在晚间授粉。南美洲的蝙蝠、蛾子等动物会协助火龙果授粉。明朝时,荷兰人尝试引种;19世界,法国人也将其带到越南,但都失败了。亚洲地区大规模的成功引种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引种成功开始的,这也是对火龙果认识不断加深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此也提醒大家,食用植物出现过敏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每个人体质不同,对植物的耐受性也有所区别。

读者提问环节结束后,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发起人许金晶老师分享了此次读书活动举办的初衷。他讲到,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之前推出的三十四期共读沙龙,不论是大众学术的新书,还是经典书籍的阅读,基本上都是在人文社科的大框架下进行的,而第三十五期是小组第一次推出自然科学类图书共读,意义非凡。在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在社会经济初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之际,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达到几亿的背景下,从出版市场来看,与美食生活、美食文化以及其它休闲生活相关的优秀出版物需求会越来越大。市场也反应积极,如由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在挖掘清宫档案的基础上推出的《故宫宴》一书,阐述了美食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世纪文景近期也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人超会吃》的图书,更多从社会文化史、社会生活史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美食。

具体到《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史老师从人类与自然植物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兼具科普性和专业性,具有非常独特的作品辨识度。如果读者将眼光放到整个图书出版业,就会发现自然科学类的科普读物还是挺稀缺的。清代大文人袁枚先生在其经典食谱《随园时单》里强调“不时不食”,即在食材正常的生长季节食用这种食物,而如何做到“不时不食”,就需要史军老师的植物学专业知识来做支撑。

整体而言,无论是史军博士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李昕升老师提出的两种写作范式,亦或是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对蔡元培先生提倡的兼容并蓄理念的探讨,都是在一个博学而专业的基础上,强调宽广、深邃的人生视野之于读者的重要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