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谋略】

鬼谷子:一个人要顺利,这两件事一定要牢记在心,易招祸患!【鬼谷子谋略】

家园绿叶 2020-05-12

“家园绿叶”关注

一、择主而投,反对愚忠
提到儒家思想,人们就会联想到“忠心耿耿”,并以此作为信条。
有座右铭曰:“待人应守儒家之忠诚,治世应持法家之严明,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纵观历史,忠诚可表现为对君主,对朋友尽心尽力,乃至赴汤蹈火,鞠躬尽瘁。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忠,是一种对人对事应有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其对象较为广泛,对分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代的事都要尽心。
当然,这忠并非无原则的忠。如果君主昏聩无能,朋友性劣无耻,对这样的人忠诚,那就只能说是愚忠了。
对于愚忠,鬼谷子显然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上暗不治,下乱不寤”,就要“反”;自己不被重视,就要“飞”。
一反一飞,表明了纵横家对于儒家思想“忠孝仁义” 的批判态度。
末世无英才,贤者或隐于市,或被奸人陷害。一个朝代君主贤明,就会人才济济。治世之君大多能识正直之臣。
有一次,唐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历代君主,为何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征说:“能够听取各方意见,就是明智;片面听取个别之言,就是昏庸。广泛听取竟见,就能了解下情,不被蒙蔽。”
在明君面前,正人君子可以获取功名和烕望。在昏君面前,这种正直就是找死,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当朝政黑暗,动乱形势不可逆转时,就要防止深陷其中,当机立断,该退即退,远离黑暗,隐身自保。若要逆流而上,只会受到损害。
比如,商纣王的叔叔比干,不断向纣王进谏,希望他回头是岸,最终却被纣王残害。
总之,君子应有洞察先机之明,在事情还未发展成恶果时就有所觉察,并果断决策决定去留。
二、进退之间,适当取舍
良禽择木而栖,人要善于选择。一旦找到用武之地,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如果局势不利,就要果断放手,急流勇退。
沉迷于权势,陷入不耽实际的幻想,终会引来灾祸。
春秋时,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范蠡等人的辅助下,最终励精图治,复仇成功。吴王夫差也被逼自杀。
吴国灭亡后,范蠡早早辞掉了官职,远离了是非场所,泛舟河海之上,遁迹于江湖之外。
据说定居于山东菏泽的“陶城”,成了有名的富商,是为“陶朱公”。
范蠡离开越国后,曾给好友文种写信,劝他放弃权势。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建议,认为越王不会那么绝情。
后来,越王听信谗言,怀疑文种不忠,真的逼他自杀了。范蠡和文种对待名禄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大相径庭。这对于热衷于功名的人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终报大仇。但他心胸狭窄,连同生死、共患难的大臣文种都不放过。
范蠡有先见之明,他深知勾践的为人,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才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相比之下,文种的想法就未免太过天真了。
人是会思想的动物。懂得进退之道,能够适当取舍,就会生活愉悦,精神充实。
反之,对于事物总有非分之想,企盼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修身养性的大敌。
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不善于克制自我,任凭欲望的野草蔓延丛生,必然误入歧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葬送前程。
自古到今,贪心是人的大敌。人人都欲海难填,想获取更多。
一个人过于贪心,就会缺乏原则;官员过于贪心,将会丧失前途;商人过于贪心,就会失去伙伴,生意惨淡。
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可以说到处是陷阱。因此,要学会克制自我,戒贪戒躁。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速于本平台联系,马上删除!

请您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让更多的人获益,做正知、正见、正能量的人!

阅读 1484分享  收藏  赞2在看4

鬼谷子:教你一招识人术,从此看透天下人!【鬼谷子谋略】

玄微 老子道德经 2020-05-14  土豆微信

教你一招识人术,看透天下人来自老子道德经00:0012:11

点上方绿标收听【鬼谷子谋略】主讲:玄微

作者:玄微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观人貌,看人品,我们常常都会通过一个人的外表,看他是否值得我们去接触,然后再慢慢了解的过程中,再决定他值不值得我们深交,付出真心诚意去相处。

然而人的眼睛总是会出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被算计,就是因为看错了人心,轻信了人性。【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人生如戏,我们的身边总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演员”。这类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善于伪装。当你沉浸在别人美好庄重的表象之中时,或许他们正以精湛的演技欺骗着你。真小人易防,伪君子却难以识破。伪君子都善于给自己包裹一层华丽的外衣,没有独具慧眼的魄力,你很难识破他的真面目。

所以切记,在人际交往中,看人,这是个重要的处世命题。既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结交一些坏人,误入歧途,要知道这其中的玄妙,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应付自如。

鬼谷子把识人用人的方法,总结为一句话: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揣情。

鬼谷子告诉我们看破一个人的关键就在于揣情,就是揣测对方的情绪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非常善于隐藏自己,但内心感情发生剧烈变化,肯定是会通过人的外在形貌表现出来的,通过细微的观察对方的情绪,便可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从小看,要从一些细节的小事去看,从那些不会经过大脑的,靠本能反映做出来的事,如此,才能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个人的品性。

从大看,从一些很大的事,涉及到他切身利益的(很在乎的利益)事上,看他如何抉择,然后是如何做的。从这两个方面你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的人品涵养。

如此,知之而后交往,该不该和这个人打交道,因为胸中有数,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误入别有用心人的圈套。

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呢?鬼谷子认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环境及每个人所产生的的情绪变化,就能辨别此人的真实心理特征。参照以下四句口诀,教你看透天下人!

第一、顺势之下看胸襟。

鬼谷子认为,在顺势之下来看一个人,便能看出其到底是一个拥有怎样的胸襟与气量的人,假如说一个人因为一时得志,而得意忘形,骄傲蛮横,那么此人终究难成大事,真正聪明的人,总是懂得在顺势中看清现状,小心谨慎的往前发展,就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依然可保持谦卑的态度。而这就是有胸襟的表现,一个人如有胸襟,懂得包容身边的事物,才可发展的越来越好!

第二、逆境之下看担当。

鬼谷子表示,想要得知一个人能否可以值得委以重任,在逆境中看其的表现,则是最直观的做法,老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很多人平时称兄道弟的,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则会避之大吉,故此我们要学会在危难关头,看破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值得深交,如果一个人面对困境,敢于主动承担责任,不放弃,不抛弃,则是有担当的表现,这种人是值得信赖与依靠的,反之,则是不可依托之人。

第三、决断之下看见识。

想要看一个人见识怎样,看其在遇到事情所作的决断便是最可行的,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阅历与经验,只有在有充实的阅历、经验、见识的情况下,再遇到事情、抉择之时,便可作出最好、最正确的决断,反之,则是做事毛躁,没头没脑、没见识之人!

第四、喜怒之下看涵养。

一个人在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往往会失态,通俗地讲就是“得意忘形”了。在这个时候,就会暴露出这个人的涵养高低,是我们将其看破、看透的好时机!真正有涵养之人,往往懂得喜怒不言于表。遇到事情宠辱不惊,给人一种稳操胜券、值得依赖的感觉。反之,没有涵养之人,则是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事情大惊小怪的!一个人如果说想要提升自己处理情绪的本事,首先要做的则是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

一个值得信赖,托付真情的人,必定是个真实的人,他不会去伪装修饰些什么。看起来不美,因为美是一种修饰。看起来不恶,因为恶是一种伪装。

为了美而修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花言巧语不可信。

为了恶而伪装。《易·遯》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君子不恶而严,并不假装严肃。恶声恶气而显得威严,使人敬畏,这是虚伪的。

正如鬼谷子说的: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不要被虚伪的表象蒙蔽了。一个人看起来质朴自然,不为了美而修饰,不为了恶而伪装,这样的人才能托付实情,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人。

因为真实不仅是一种高贵的修养,更是最能打动人的技巧。

所谓道法自然,平淡是真,平常心就是道!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图片1.图片2.图片3

老子道德经

阅读原文

阅读 1.9万分享   收藏   赞1在看310

鬼谷子:教你一招识人术,从此看透天下人!【鬼谷子谋略】

玄微 老子道德经 2020-05-14

教你一招识人术,看透天下人来自老子道德经00:0012:11

点上方绿标收听【鬼谷子谋略】主讲:玄微

作者:玄微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观人貌,看人品,我们常常都会通过一个人的外表,看他是否值得我们去接触,然后再慢慢了解的过程中,再决定他值不值得我们深交,付出真心诚意去相处。

然而人的眼睛总是会出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被算计,就是因为看错了人心,轻信了人性。【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人生如戏,我们的身边总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演员”。这类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善于伪装。当你沉浸在别人美好庄重的表象之中时,或许他们正以精湛的演技欺骗着你。真小人易防,伪君子却难以识破。伪君子都善于给自己包裹一层华丽的外衣,没有独具慧眼的魄力,你很难识破他的真面目。

所以切记,在人际交往中,看人,这是个重要的处世命题。既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结交一些坏人,误入歧途,要知道这其中的玄妙,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应付自如。

鬼谷子把识人用人的方法,总结为一句话: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揣情。

鬼谷子告诉我们看破一个人的关键就在于揣情,就是揣测对方的情绪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非常善于隐藏自己,但内心感情发生剧烈变化,肯定是会通过人的外在形貌表现出来的,通过细微的观察对方的情绪,便可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从小看,要从一些细节的小事去看,从那些不会经过大脑的,靠本能反映做出来的事,如此,才能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个人的品性。

从大看,从一些很大的事,涉及到他切身利益的(很在乎的利益)事上,看他如何抉择,然后是如何做的。从这两个方面你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的人品涵养。

如此,知之而后交往,该不该和这个人打交道,因为胸中有数,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误入别有用心人的圈套。

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呢?鬼谷子认为通过某些特定的环境及每个人所产生的的情绪变化,就能辨别此人的真实心理特征。参照以下四句口诀,教你看透天下人!

第一、顺势之下看胸襟。

鬼谷子认为,在顺势之下来看一个人,便能看出其到底是一个拥有怎样的胸襟与气量的人,假如说一个人因为一时得志,而得意忘形,骄傲蛮横,那么此人终究难成大事,真正聪明的人,总是懂得在顺势中看清现状,小心谨慎的往前发展,就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依然可保持谦卑的态度。而这就是有胸襟的表现,一个人如有胸襟,懂得包容身边的事物,才可发展的越来越好!

第二、逆境之下看担当。

鬼谷子表示,想要得知一个人能否可以值得委以重任,在逆境中看其的表现,则是最直观的做法,老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很多人平时称兄道弟的,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则会避之大吉,故此我们要学会在危难关头,看破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值得深交,如果一个人面对困境,敢于主动承担责任,不放弃,不抛弃,则是有担当的表现,这种人是值得信赖与依靠的,反之,则是不可依托之人。

第三、决断之下看见识。

想要看一个人见识怎样,看其在遇到事情所作的决断便是最可行的,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阅历与经验,只有在有充实的阅历、经验、见识的情况下,再遇到事情、抉择之时,便可作出最好、最正确的决断,反之,则是做事毛躁,没头没脑、没见识之人!

第四、喜怒之下看涵养。

一个人在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往往会失态,通俗地讲就是“得意忘形”了。在这个时候,就会暴露出这个人的涵养高低,是我们将其看破、看透的好时机!真正有涵养之人,往往懂得喜怒不言于表。遇到事情宠辱不惊,给人一种稳操胜券、值得依赖的感觉。反之,没有涵养之人,则是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事情大惊小怪的!一个人如果说想要提升自己处理情绪的本事,首先要做的则是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

一个值得信赖,托付真情的人,必定是个真实的人,他不会去伪装修饰些什么。看起来不美,因为美是一种修饰。看起来不恶,因为恶是一种伪装。

为了美而修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花言巧语不可信。

为了恶而伪装。《易·遯》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君子不恶而严,并不假装严肃。恶声恶气而显得威严,使人敬畏,这是虚伪的。

正如鬼谷子说的: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不要被虚伪的表象蒙蔽了。一个人看起来质朴自然,不为了美而修饰,不为了恶而伪装,这样的人才能托付实情,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人。

因为真实不仅是一种高贵的修养,更是最能打动人的技巧。

所谓道法自然,平淡是真,平常心就是道!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未完待续......】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认清自己【鬼谷子谋略】

三分钟国学 2020-05-16  土豆微信

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意思是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了解他人。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远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就镌刻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在事物繁杂、诱惑众多的今天,人们应当从哲学高度深刻领会“认识自我”,并以此为人生起点,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
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践履中用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来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省是认识自我的根本途径
实际上,认识你自己就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产物。人是理性的,但是又是不完美的,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应不断追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合理。
首先,自省是“修身之本”。儒家认为,自省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强调自省,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其次,自省是一种严谨的“日常工夫”。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即需要时时刻刻自我检点,对于大事小事都应该自我剖析,遇到危才“临阵磨枪”无济于事。而且自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认真对待,容不得半点疏忽。
再次,自省是自觉主动进行的。强扭的瓜不甜,自省不应该是被动的应付的。
由于反省本身有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需要勇气,它要求自剖隐痛,有时还事关人格与尊严。
尽管如此,要自觉地把不便说的话说出来,然后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更正?”惟有如此,人才可以完善自己。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单靠个人力量容易造成视野狭隘、思维单一等弊端。
为了保证自己了解的情况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积极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群策群力,善于博采众人,补己之短。
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减少自己判断上的失误。
唐太宗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他之所以能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给自己正确定位,是因为他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以此找出自身不足,及时纠正错误。
唐太宗还把忠臣比作镜子,因为用忠臣可以照出君主的过失,魏徴即是他的一面镜子,帮助唐太宗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说,通过照镜子可以使自己的衣服整齐得体;以历史作为参照,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更替;以人作为参照,可以知道自己做事的得与失。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候自己是很难发现的,需要由别人指出来。以镜子、历史和人作为中介,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唐太宗的三镜,在今天也理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三镜,它会成为我们成就事业、为人处事的好帮手。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道德经》中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大多数人都要在人生路上经历不同程度和数量的挫折,才能逐渐懂得和践行自知之明的道理,逐步找准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高估自己容易妄自菲薄,低估自己又可能裹足不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把握好自我评价的尺度。
最近有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在2019 游泳世锦赛 400 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2秒44的成绩拿了冠军,再度不敌孙杨获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却拒绝站在领奖台上。
本来高高兴兴的颁奖仪式却被霍顿给搞砸了,场面一度搞得很尴尬,连央视解说都说:“有点不礼貌哦”。
霍顿本身技不如人,却没有自知之明,显得既没有气度又没风度,最终得到舆论批评和国际泳联的警告。
最后恭喜孙杨,不管对手怎样作妖,金牌在手,实力就是最好的回击。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再有本事的人,也未必是万事通、无人能及的全才。孔夫子被尊为圣人,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一切。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弟子樊迟向他询问种田的学问,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要学种菜,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菜农。”
种田不如老农,种菜不如菜农,应该说这是很自然也很合乎常理的事情。如果工人比老农还会种庄稼,农民比建筑工人还会造楼,银行职员比医生还会看病,那反倒不正常了。
人需要并且能够凭智慧去生活,也需要并且能够以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美好的人生。人应从“认识自我”开始。
在人生践履中以超迈的精神,努力实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形成新的自我,铸就并享受美好人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阅读 469分享   收藏   赞  在看2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认清自己【鬼谷子谋略】

玄微 老子 2020-05-17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来自老子00:0011:28

点上方绿标收听【鬼谷子谋略】主讲:玄微

作者:玄微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意思是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了解他人。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远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就镌刻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在事物繁杂、诱惑众多的今天,人们应当从哲学高度深刻领会“认识自我”,并以此为人生起点,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
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践履中用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来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省是认识自我的根本途径
实际上,认识你自己就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产物。人是理性的,但是又是不完美的,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应不断追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合理。
首先,自省是“修身之本”。儒家认为,自省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强调自省,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其次,自省是一种严谨的“日常工夫”。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即需要时时刻刻自我检点,对于大事小事都应该自我剖析,遇到危才“临阵磨枪”无济于事。而且自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认真对待,容不得半点疏忽。
再次,自省是自觉主动进行的。强扭的瓜不甜,自省不应该是被动的应付的。
由于反省本身有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需要勇气,它要求自剖隐痛,有时还事关人格与尊严。
尽管如此,要自觉地把不便说的话说出来,然后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更正?”惟有如此,人才可以完善自己。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单靠个人力量容易造成视野狭隘、思维单一等弊端。
为了保证自己了解的情况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积极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群策群力,善于博采众人,补己之短。
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减少自己判断上的失误。
唐太宗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他之所以能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给自己正确定位,是因为他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以此找出自身不足,及时纠正错误。
唐太宗还把忠臣比作镜子,因为用忠臣可以照出君主的过失,魏徴即是他的一面镜子,帮助唐太宗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说,通过照镜子可以使自己的衣服整齐得体;以历史作为参照,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更替;以人作为参照,可以知道自己做事的得与失。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候自己是很难发现的,需要由别人指出来。以镜子、历史和人作为中介,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唐太宗的三镜,在今天也理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三镜,它会成为我们成就事业、为人处事的好帮手。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道德经》中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大多数人都要在人生路上经历不同程度和数量的挫折,才能逐渐懂得和践行自知之明的道理,逐步找准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高估自己容易妄自菲薄,低估自己又可能裹足不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把握好自我评价的尺度。
最近有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在2019 游泳世锦赛 400 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2秒44的成绩拿了冠军,再度不敌孙杨获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却拒绝站在领奖台上。
本来高高兴兴的颁奖仪式却被霍顿给搞砸了,场面一度搞得很尴尬,连央视解说都说:“有点不礼貌哦”。
霍顿本身技不如人,却没有自知之明,显得既没有气度又没风度,最终得到舆论批评和国际泳联的警告。
最后恭喜孙杨,不管对手怎样作妖,金牌在手,实力就是最好的回击。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再有本事的人,也未必是万事通、无人能及的全才。孔夫子被尊为圣人,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一切。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弟子樊迟向他询问种田的学问,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要学种菜,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菜农。”
种田不如老农,种菜不如菜农,应该说这是很自然也很合乎常理的事情。如果工人比老农还会种庄稼,农民比建筑工人还会造楼,银行职员比医生还会看病,那反倒不正常了。
人需要并且能够凭智慧去生活,也需要并且能够以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美好的人生。人应从“认识自我”开始。
在人生践履中以超迈的精神,努力实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形成新的自我,铸就并享受美好人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老子↓↓

  老子  

阅读原文

阅读 2718分享   收藏   赞3在看41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认清自己【鬼谷子谋略】

玄微 道家文化 2020-05-22  土豆微信

作者:玄微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认清自己来自道家文化00:0011:37点上方绿标收听【鬼谷子谋略】主讲:玄微

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意思是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了解他人。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远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就镌刻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在事物繁杂、诱惑众多的今天,人们应当从哲学高度深刻领会“认识自我”,并以此为人生起点,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
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在人生践履中用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来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省是认识自我的根本途径
实际上,认识你自己就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产物。人是理性的,但是又是不完美的,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应不断追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合理。
首先,自省是“修身之本”。儒家认为,自省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强调自省,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其次,自省是一种严谨的“日常工夫”。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即需要时时刻刻自我检点,对于大事小事都应该自我剖析,遇到危才“临阵磨枪”无济于事。而且自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认真对待,容不得半点疏忽。
再次,自省是自觉主动进行的。强扭的瓜不甜,自省不应该是被动的应付的。
由于反省本身有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需要勇气,它要求自剖隐痛,有时还事关人格与尊严。
尽管如此,要自觉地把不便说的话说出来,然后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更正?”惟有如此,人才可以完善自己。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单靠个人力量容易造成视野狭隘、思维单一等弊端。
为了保证自己了解的情况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积极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呼声,群策群力,善于博采众人,补己之短。
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减少自己判断上的失误。
唐太宗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他之所以能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给自己正确定位,是因为他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以此找出自身不足,及时纠正错误。
唐太宗还把忠臣比作镜子,因为用忠臣可以照出君主的过失,魏徴即是他的一面镜子,帮助唐太宗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说,通过照镜子可以使自己的衣服整齐得体;以历史作为参照,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更替;以人作为参照,可以知道自己做事的得与失。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候自己是很难发现的,需要由别人指出来。以镜子、历史和人作为中介,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唐太宗的三镜,在今天也理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三镜,它会成为我们成就事业、为人处事的好帮手。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道德经》中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大多数人都要在人生路上经历不同程度和数量的挫折,才能逐渐懂得和践行自知之明的道理,逐步找准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高估自己容易妄自菲薄,低估自己又可能裹足不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把握好自我评价的尺度。
最近有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在2019 游泳世锦赛 400 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2秒44的成绩拿了冠军,再度不敌孙杨获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却拒绝站在领奖台上。
本来高高兴兴的颁奖仪式却被霍顿给搞砸了,场面一度搞得很尴尬,连央视解说都说:“有点不礼貌哦”。
霍顿本身技不如人,却没有自知之明,显得既没有气度又没风度,最终得到舆论批评和国际泳联的警告。
最后恭喜孙杨,不管对手怎样作妖,金牌在手,实力就是最好的回击。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再有本事的人,也未必是万事通、无人能及的全才。孔夫子被尊为圣人,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一切。
《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弟子樊迟向他询问种田的学问,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要学种菜,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菜农。”
种田不如老农,种菜不如菜农,应该说这是很自然也很合乎常理的事情。如果工人比老农还会种庄稼,农民比建筑工人还会造楼,银行职员比医生还会看病,那反倒不正常了。
人需要并且能够凭智慧去生活,也需要并且能够以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美好的人生。人应从“认识自我”开始。
在人生践履中以超迈的精神,努力实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形成新的自我,铸就并享受美好人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限时福利

你是否有情感困惑,得不到解决?

你是否正经历事业低谷,找不到方向?

你是否对生活感到绝望,看不到希望?

2小时免费直播课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孙得一亲授

以国学智慧,为你解答人生疑惑,

情感、事业、子女教育、个人成长……

每周二、四、六晚八点在抖音直播!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助理微信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

阅读原文

阅读 1483分享  收藏  赞  在看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