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欠的人情
我不知何时养成一个习惯,出行的时候,不愿意带东西。不论是工作出差,还是外出旅游,以及亲友之间的走动。前不久,我去浙江湖州开会,带的就是平时上课拎的一个黑色笔记本电脑包,感觉特别的轻松自在。东西一多,我就有点儿烦!
那一年的金秋十月,我携妻儿回老家,小住了几天。临走的时候,母亲、姐姐、大嫂、弟妹等,都给我准备了不同的土产,让我带回去。妻子见状,首先表示谢绝,她知道家里人不富裕,希望她们留着自己吃,我们在城里,啥都不缺。妻子为人厚道,在农村插过队,知道农民的艰辛,每次我回家总是嘱咐不要跟家里要东西;而每当家里谁带了东西来,妻子总是会加倍的奉送。我和儿子每次回老家度暑假,妻子就嘱咐我一定要大方一些,我们的条件比姐兄弟他们强嘛。妻子的做人原则是,不管对谁,在交往中绝对不能占人家的丝毫便宜。对妻子的做法,我很是赞同,也很是欣赏。大家相持不下,就都来看我。我一看这么些东西,也打怵带。想了想,就说只要母亲的,别人的东西,都不要。姐姐和弟妹还好说,大嫂性子急,就非要给我不可,还把东西硬放到要送我们的手扶拖拉机上。我一时犯急,就硬是把东西给拿了下来。大嫂生气了,为此好几年都不再主动给我任何东西。
开始我还没在意,后来渐渐地我才发觉大嫂生气了,也是在赌气。因为我发现,每当我回老家返回的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晨,姐姐和大哥、大嫂、弟弟、弟妹总是会来看看,和我聊聊天,以示送行。姐姐、弟妹还会或多或少的给我点什么东西,起码也要问问我,想要什么,而大嫂却是既不给,也不问。我想一想,马上就明白,是我的不是了。亲人嘛,总是有感情的。而这种亲情又不是仅靠几句话就能表达的。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乡下,给点儿土产等,其实就是情感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在淳朴的家人看来,那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浓浓的、深深的情意!这土产的东西既是很便宜的,也是很贵重的。
我的错误就在于只从我自己的角度,而没有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拒绝了亲人的好意,其实就是对亲情的一种伤害!反思过往的行为,每次亲人们来了,带了土产礼物,我总是立刻加倍的补偿。这让他们的心里多尴尬啊!这不等于是在无形中变成买卖了吗?我这不等于是变相在“用钱打人”吗?把最珍贵的亲情放在了什么位置?是不想再和他们交往了?我的补救方法是,一次过完年要回大连,我主动问大嫂:有大黄米和豇豆吗,给我一点儿?大嫂突然地就面露喜色了,说,有!又接着说,我有一条小里脊,你拿回去炒酸菜吃吧,还有酱油坛子里腌泡的熟猪肚!我很高兴,因为后者可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乡土美味!
前不久,弟妹来电话,说要来大连,问我们想要点什么,我也没客气。几天后,弟弟和弟妹坐他们大儿子的小轿车来了,还带来了弟妹自制的粉皮和弟弟自制的小板凳,还有地瓜和土豆等,这些都是在大连买不到的。我一直认为没吃过我老家的地瓜和土豆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地瓜和土豆。我在超市买的粉皮,不知怎么搞的,难吃不说,下一顿一热就变成浆糊了。弟弟和弟妹不想在此吃饭,我也来不及给他们买东西带。临走的时候,妻子问我要不要给弟妹他们一点钱。我摇摇头说,不用啦!我心想,亲人之间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
亲人之间东西的交流,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沟通!那不是有价的东西,而是无价的亲情,是心意。对此,重要的不是回报,而是要学会接受,要铭记于心,要永远珍藏。虽说如今的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几乎取代了一切,每逢大事小情,都以金钱了结,不欠他人的情。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世间的有些人情,就是要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