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男人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风骨

中国古代帝王杀人,大多都是“株连三族”。

其实这不算狠的,最狠的是灭九族。

“株连九族”,往往是那些残暴的皇帝能够想到的最重的刑罚。

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皇帝,灭了大臣九族还不解恨,又增加了一族,灭了十族。

这位大臣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作为一代名臣,究竟做了什么,竟让明成祖朱棣痛下杀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方孝孺的故事。

自古忠孝难两全,留得清名在人间。

登台拜相,宰执天下,这是古代莘莘学子的最终理想。

他们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一生的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可以万古流芳。

然而,伴君如伴虎,君王重利,重势,重天下,却唯独不重人。

帝王不会因为你是清官,便对你信任有加;也不会因为你的风骨,便对你另眼相看。

若想要立足朝堂,不但要听君令、行君事,顺势而为,更要学习谋划与算计。

否则,若触及到帝王逆鳞,哪怕再有才华,也会落得凄惨下场。

正如明朝时期的方孝孺,即便是“读书种子”,天下读书人的偶像,也因为不服朱棣,最终家灭族亡。

蔡东藩说方孝孺是一个迂儒,一个无用之人,但正是这个“迂腐”之人,却将中华儒生的不屈志气,贯彻下来。

他用死来告诉人们,所谓忠义者,其身可以灭,其志当永存。

方家有大才,却当小吏用

方孝孺出生官宦之家,祖上四代皆从儒。

其父方克勤,曾任山东济宁知府,一生为官清廉,为政有方,颇受百姓爱戴。

方孝孺从小受到父亲影响,不但敏而好学,而且谦卑有礼。

虽然年纪小小,却可每日读书一寸有余,乡人都唤他为“小韩愈”。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所有读书人的偶像,若是寻常孩子,听得此等夸耀,必定骄傲自满。

可方孝孺却没有丝毫得意,他学习学问,并不是为了文辞写作,而是为了宣扬道义,治国安邦。

年纪稍长,方孝孺拜入了宋濂门下。

宋濂乃世之大儒,又是太子朱标的老师,门下弟子众多,可方孝孺依旧凭借自身努力,脱颖而出。

宋濂非常喜欢这个弟子,甚至认为他的学问在近代文人中,足以和欧阳修、苏轼相媲美。

前有父亲为榜样,后有老师细心教导,再加上方孝孺自己的刻苦研读,很快便名声在外。

但是方孝孺从不是追名逐利之人,相比于获得他人称赞,他更重视自身的修行。

方孝孺18岁时,他父亲方克勤因牵涉“空印案”获罪被杀,方家开始衰落。

一日,方孝孺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

仆人将情况报告于他,他听后大笑道:

“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也!”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方孝孺在人生最艰苦的那些年,一直都洁身自好,用心修养自身品德。

后来因人举荐,方孝孺被朱元璋所召见。朱元璋见他举止严肃、品行端庄,心中已然认可了他,并对太子朱标说:“这个人可以大用。”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立刻重用他的打算。

一是因为大明初期,重法家而轻儒学,此时任用方孝孺有些得不偿失;

二是方孝孺正值青年,心中难免有一份傲气,朱元璋想要再磨练他一二;

三是朱元璋想将方孝孺留与太子朱标,让朱标对他有知遇之恩,这样方孝孺才能感恩戴德,成为新朝的股肱之臣。

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时又有人举荐方孝孺。

朱元璋依旧打算让他来辅佐新朝,仍没有重用于他,只是授予他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

方孝孺并没有丝毫沮丧,而是认真去对待这份工作。

渐渐地,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蜀王都要聘请他作世子老师。

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方孝孺心中依旧想着安邦定国,可是他也明白,这个想法在洪武朝实现的机会不大了。

他开始将目光投到了朱允炆身上,希望可以在新朝有一番作为。

即得知遇恩,便付一心用

方孝孺想要有一番作为,朱允炆何尝不是,朱元璋留给他的国家,看似国泰民安,实际却是危机四伏。

他初登帝座,第一步便是要提拔良臣,搭建属于自己的权力架构。

朱允炆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很快又升调他做了侍讲学士。

这样,方孝孺便可以常伴在皇帝身边。

建文帝对方孝孺的学问十分敬佩,无论是书中之事,还是朝廷之事,他都会向方孝孺请教。

逐渐地,方孝孺的思想,开始影响着建文帝的决策。

建文帝开始以“仁义”治国,推崇儒学,休养生息,这正和方孝孺所主张的治国之道相契合。

于是,方孝孺希望可以推崇周礼,用周朝礼乐文化来建立新王朝,并打算将建文帝打造成新圣贤之君。

但建文帝在这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做,那便是“削藩”,将叔叔们的藩镇收过,他才能安稳发展自己的国家。

但建文帝的叔叔们,又岂是易与之辈。很快,燕王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起兵造反。

这时,孝孺的学问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朝廷讨伐的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之手。

方孝孺不但驳斥了燕王的“清君侧”,还将他的野心公之于众。

然而,方孝孺虽是良臣,却并非谋士,他提出的一系列谋划,都以失败告终。

建文三年,朱棣率军攻克大名府,方孝孺认为先下赦免朱棣之召,乱其君心,等到他将士心 意懈怠,便可一举消灭。

奈何识人不明,公布诏书之人因为胆怯,并没有拿出诏书,方孝孺计划失败。

之后,朱棣想要求和,可方孝孺却认为这是朱棣的缓兵之计,于是让建文帝杀了使者,拒绝求和。

方孝孺之后曾想过离间朱棣之子,但仍以失败告终。

最后,朱棣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方孝孺以割地求和来换取时间,奈何朱棣无动于衷,直取南京。

有人劝建文帝先走,然后寻找勤王之师,再试图东山再起。

可方孝孺决意固守南京以待援军,哪怕城破身死,也无愧于社稷重担。

最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方孝孺“虽有大志而才不及”,他的判断选择,皆是纸上谈兵,并无实用。

可实际上,建文帝是他的知遇之君,他对建文帝忠心不二,他提出的每条谋划,其实都有可行之处。

然而,机会,运气都不在建文帝一边,最后成王败寇,所有的事情也就不值一提。

建文朝没了,可方孝孺仍在,他并不想苟且偷生,他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建文王朝留下最厚重的一笔。

始怀忠君心,留志不留命

若说方孝孺的谋划策略,可能会有人不屑一顾;可提到他的气节风骨,没有人不敬佩叹服。

南京沦陷后,朱棣成了永乐大帝,所有文臣武将都来朝拜新皇帝,只有方孝孺一人整日闭门不出,穿一身孝袍,为建文帝哭孝。

朱棣早知方孝孺大名,如今新皇登基,正缺一德高望重之人起草诏书,于是便派人请他前来。

方孝孺穿白戴孝,一进朝堂便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以朱棣原有的脾气,哪能容得下他人如此放肆。

可在他起兵前,他的谋士道衍和尚,就曾对他说过:

“你到了南京,千万别杀方孝孺,否则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没了。”

于是,朱棣只能陪着笑脸,安抚方孝孺:

“先生不必忧苦,我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可方孝孺却一再追问道:

“成王虽死,可立成王子,成王子幼,可立成王弟,正统为先,怎能立周公为皇?”

朱棣大怒:

“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尽管起诏书便好。”

可方孝孺依旧不从,他一边哭一边大骂:

“就算死,我也不会为你起草诏书!”

朱棣质问方孝孺:

“你不怕死,但你就不顾九族之亲吗?”

朱棣原以为拿住方孝孺的弱点,便可左右他的思想,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方孝孺大声说到:“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恼羞成怒,再也不顾及名声承诺,下令车裂了方孝孺,还诛杀他十族之亲,共计873人。

这次的大屠杀,虽然诛灭了与方孝孺有关的所有人,可却也让方孝孺以身殉道,印证了他的忠心与气节。

也许有人骂方孝孺傻,觉得他牵连了太多人,是冷血的表现。

可所谓儒家,所谓死节,不正是在关键时刻,传递一种思想,释放一种决心。

若人们只是在说圣贤之言,只是仗义死节,可家国灭亡之时,却没人愿去做这些事,那又有何人还会信“忠义”,又有何人去相信“民族大道”。

方孝孺也许是傻,可正是因为有了他这种人,才会有后来人继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斯人早已去,风骨独长存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忧天边黑与白。

方孝孺,字希直,号逊志,亦称“正学先生”。

其实,单从他的名、字、号中,便可以窥得他风骨一二。

朱棣虽发动了“靖难之役”,可明朝实质上并没有变动,若方孝孺如解缙一般,投靠朱棣,后人也并不会有太多非议,但方孝孺的执念与信仰,却不让他如此去做。

有人说,所谓信仰、所谓卫道,便是在适当的时候,死给你看。

方孝孺是聪明人,但他宁愿做一个傻子,因为他知道,若天下都是聪明人,都是趋利避害之人,那又有谁来守道,谁来传承。

该死之时不能退,这样才能告诉世人,这儒家之道是真的,为气节而死,为风骨而亡,这才算是为往圣继绝学。

最后方孝孺与朱棣的对决,表面上是方孝孺输了,败得一无所有。

可朱棣又得到了什么?不过是坐实了篡位乱臣的事实罢了。

方孝孺虽死,可他的气节却流传千年而不朽,从这方面讲,方孝孺却又赢了。

是非有曲直,公道在人心。

方孝孺之后,世间再无“方孝孺”,可方孝孺之后,却有了“中国的脊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