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攻克难题,硅基材料迎来技术突破,1nm芯片有望成为现实

如今,摩尔定律已在失效的边缘,集成电路中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已到极限。虽然台积电、三星仍在推进3nm,乃至2nm制程,但接下来的研发无疑愈发艰难,成本也会更高。
摩尔定律走到极限
目前,制造晶体管的主要材料为三维硅材料,但已经走到硅基材料的极限。
如今,5nm工艺晶体管密度高达1.713亿个/平方毫米。基于该工艺而成的苹果A14芯片,共集成了118亿晶体管,然而新工艺却让A14的性能提升十分有限。
而且,专业机构ICmasters指出,苹果A14芯片的晶体管密度与此前台积电宣称数额相差巨大,质疑台积电5nm工艺虚标。
而基于三星5nm工艺的骁龙888,也被曝光功耗翻车。如此看来,芯片制程向前推进已经十分艰难。
硅基芯片的未来方向,成为了业界热议的话题。为此,不少业界人士选择从半导体材料入手,攻克这一难题。
科学家攻克难题
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便在半导体材料上,实现突破。
快科技报道,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美国科学家表示其成功研制一种超薄二维材料晶体管,为突破摩尔定律带来了希望。
据了解,该二维材料产生的厚度比当前的三维材料薄10倍。这表示,芯片中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更多,想要存储与处理更多的数据,便需要更多的晶体管。
实验中,科学家利用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二维晶体联盟NSF材料创新平台的,金属-有机化学相沉积技术,生长了单层二硫化钼与二硫化钨。
而且,科学家对阈值电压、场效应载流子迁移率、接触电阻等多项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证明了新二维晶体管的性能。
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普塔什达斯表示,这一系列测试印证了新晶体管的可行性,表示新晶体管能让下一代芯片更快、更节能,且承载更多存储和数据处理性能。
这一新晶体管的发现,预示着1nm工艺或许能更快到来,带来更强悍的性能。
写在最后
目前摩尔定律即将终结,在后摩尔时代,一场新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或许将掀起一场半导体行业的大洗牌。
先进封装、碳基材料等,都被看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落后,这对我国来说或许是一次超车的机会,我国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BU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