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不是家庭教育该有的底色
杜建锋
近日,一则新闻受到关注:一名深圳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给了孩子一巴掌,导致孩子一侧耳朵鼓膜穿孔。医生称,每年接诊被爸妈打伤耳朵、鼓膜穿孔的小患者有好几例,导火索都是辅导作业。“打骂式”育儿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轻则吼叫、咆哮,重则动手、体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咆哮式”育儿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咆哮式”育儿违不违法、家庭教育如何立法、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等问题的大讨论。
这让人想起当下家庭教育中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场景,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家长和孩子因作业而产生矛盾,本来好好的亲子关系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势打压。很多时候,家长们因“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期望过高而“打骂”孩子,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造成伤害。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打骂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其个性差异。过度的“打骂式”教育,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面临监护权被撤销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
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主张把孩子当成朋友,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要尊重、理解、包容、接纳孩子。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当父母把自己的幸福当作孩子的幸福,把自己的意志当作孩子的意志,忽视孩子的能力和选择,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成长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实施家庭暴力,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很多时候,家长打骂孩子是情绪失控所致。比如,一道作业题讲好几遍,孩子就是不明白,于是家长耐心尽失,爆粗口。其实家长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平复一下情绪,想想自己的目的是否达到,怎么才能达到目的。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于此而言,家长必须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
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招鲜,吃遍天”,有的只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因势利导。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方法,“打骂”都不是家庭教育该有的表情。作为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须知,“打骂”展现的不是威严,而是无能和方法的阙如。
(作者杜建锋,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