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华:共建共享新思路推动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郑庆华
疫情带来三个重大变化
《中国教育网络》: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无意间触动了一次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您如何看待疫情对于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郑庆华:总体来说,中国教育信息化通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为此次抗“疫”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如果没有前期信息化建设的积累,在这么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这么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我认为疫情带来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把在线教育从过去的探索,少数人的示范变成了新常态和全普及;二是学校管理人员和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三是让人们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感受由点及面,真实生活成为现实与虚拟的叠加。
《中国教育网络》:具体到西安交通大学的战疫工作,您认为信息化起到了哪些作用?
郑庆华:应对疫情带来的三点变化,西交大全体人员都迅速适应并做了相应拓展,一是实现了全面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工。我们在短短5个多月内,录制和直播了2700多门课程,全校4万学生在线学习。
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了一套适合于西交大学生管理的大数据平台,让学校可以随时感知全校师生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干预。
三是通过包括线上教学在内的信息化“战疫”,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四是全校通过此次疫情的锤炼,对于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管理,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科学研究,进行了一次难得的实战演练,并切实感受到了其优越性,今后学校的信息化推进无疑将更加顺利。
创新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中国教育网络》:一说到西交大的信息化发展,就绕不开创新港的这个话题,西交大实际上是围绕创新港进行了校园信息化的创新,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当前创新港的情况?
郑庆华:创新港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真正在国内实现了首个有线、无线、物联网和5G四网融合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数据采集共享,数据存储共享、计算共享、服务共享以及大数据决策支持的共享。
同时,创新港为全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工程。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校园没有围墙,没有围墙并不等于不需要安全,而是在信息化的支撑下,使得这个校园即便没有围墙,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安保;
第二,实现了智慧化的能源管理和人财物的信息流管理。创新港智慧学镇建设包括4700平方米高算数据中心和超过500公里光纤光缆,超过100G的GPS骨干有线网络,超过12000个无线WiFiAP,超过15000多个智能传感器装配到电梯、路灯、停车场、智能电表,可以实时采集各类数据,进行精准化的智慧管理;
第三,创新港搭建了各类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使用平台。智慧学镇内所有会议室,包括其中的学术报告、讲座,全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调控。
可以说,创新港已经为智慧校园做出了原型和示范,下一步就是如何更加充实其内涵,扩展其外延。
《中国教育网络》: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是巨大的,但创新港却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减少了学校方面的巨额投入,西交大是如何达成这种共赢的?
郑庆华:这其中牵扯到信息化建设观念转变的问题,那就是改变之前学校包揽一切的惯性思维,通过共建共享,谁投资谁受益的新思路实现学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比如创新港的高算中心,我们认为学校主要是提供一个带有水电等保障的空间平台,而高算平台本身则是吸纳了企业的力量,吸纳教授的科研经费来建设的。建好后,如果企业来投资,我们会根据其投入通过高算平台的收入慢慢返还成本;如果是教授的科研经费投资,我们将其折算为高算平台的使用计时,为他提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取之于教师,用之于教师。
重视数据治理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教育网络》:对于高校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您的建议是什么?
郑庆华:数据治理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是一个基础性、关键性、中枢性的工作。一方面要对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社会服务这五大职能进行系统化的规划,每个数据只能有一个精准的定义,不能有多头的解释。另一方面每个数据只能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多个出口。同时,数据变化的过程要有痕迹,要有记录,数据间的共享应该是一致的,确保数据始终处于精确可感知的状态。
我们当前也在加强数据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健全数据规范化治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覆盖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数据质量监测管理平台、覆盖学校核心业务部门的数据资产化支撑平台,建设面向教育信息化资源融合的大数据治理平台。未来随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描摹西交大“十四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蓝图?
郑庆华: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目标,三个原则,八项工程。
西交大的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将以“信息化支撑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规划;坚持机制创新,共建共享;坚持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实施四网全互联提速工程、数据规范化治理工程、业务智能化重构工程、网安可靠性保障工程、平台集约化共享工程、资源体系化知识工程、决策智慧化辅助工程、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整体推动信息化向着更加智慧化、个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世新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