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古典园林造景之美:中国园林之美在于意境
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有言: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由此可见,每一座园林景观背后可能都有一段不可言说的故事。
中国园林尚文,人工之中见自然。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便参与造园。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儒、道”思想影响。元明清,私家园林达到了极盛时期,“文、雅”成为评价园林的最高标准。现如今留存的古典园林也大多是古代的私家园林。
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中国园林是一件艺术品,建筑、山水、花木巧妙组合,古人掇山,讲究“多方景胜,咫尺山林”,核心在于自然山水概括和提炼。
#古典园林#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一山一石,耐入寻味。”
园林中的水
精致需要设计来凑,自然便是最美的风景。中国古典园林在反应自然,追求野趣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脱离自然,走向雅致,入微入神,表现为掇山理水、点缀山河、思于其间。
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提起古典园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苏州园林;的确如此,苏州是古典园林最好的代表,四季景色各异,流连忘返;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苏州古典园林欣赏:
1.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亦是江南私家花园典范,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度的造园成就、疏朗自然的风格、典雅秀丽的景色而著称于世。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冬日老梅,独傲冰霜;
2. 留园
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奇石众多而知名,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东部的冠云峰是留园三绝之一,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
3. 狮子林
狮子林
狮子林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4. 耦园
耦园
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通“偶”,有佳偶连理、偕隐双栖之意,又暗含园林布局东西对偶的特点;耦园北东南三面环水,西向通街,南北皆有驳岸码头。一宅两园,住宅居中,东西两园遥相呼应;
同治年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
5. 沧浪亭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
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建筑亦大多环山,并用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沧浪亭的漏窗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当你游园时,可曾想过这些问题吗?
古人为什么要建波浪形的云墙呢?
月到风来亭两侧的廊为什么是波浪形的呢?
曲桥的意境是什么?
太湖石下的冰裂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中国园林之美在于意境,通过以下四种意境,让你读懂中国古典园林的浪漫之美!
意境一:置身云海
太湖石象征的是浓云,波浪形的云墙象征远方的云浪,二者结合,营造身处云海仙境,云浪涌动的意境。
意境二:乘着波浪
月到风来亭是网师园最浪漫的一处——风吹浪起,亭子被浪温柔地托起,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浪漫。
意境三:风吹水皱
风吹水皱,吹动的不止是水,还有桥。
意境四:冰上屹立
太湖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而冰裂象征的是冬天的湖水,通过抽象出气象的特征,表达文人对冬日石头与水之间关系的理解和体会。
园林设计
感悟
畅游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重温古人的生活哲学,带着谦卑的心,调动身体的感官,去感受人类与大自然在和谐共处创造的美, 也许能给带来某些心灵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