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与河南的区划调整,当年40多个乡村,为何分给了河南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之间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河北省与山东省、安徽省与江苏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与湖北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在五六十年代,湖北省的40多个村庄,陆续划入了河南省管理。那么,双方为何会出现一系列的区划调整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不得不说,与治理河道有关。

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与湖北省的历史。两个省份都属于中部省份,不过,河南省属于黄河流域,湖北省处于长江流域。两个省份历史悠久,两个省会武汉、郑州,都属于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我国很多省份名称的由来,都与宋朝有关。在宋朝统治时期,全国被划分为23个路,例如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等。

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消灭了北方的西夏国、大金国、南方的南宋和大理国。在此期间,宋朝曾经依靠襄阳地区,奋勇阻击元朝南下。换而言之,襄阳一线是属于整个荆襄的屏障。元朝统一全国以后,一个复杂的情况让元朝非常头疼。元朝缺乏管理经验,面对全国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元朝有点不知所措。

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肯定不适合元朝。宋朝的23路又属于监察区,也不合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上,推出了加强升级版,那就是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江浙行省、甘肃行省等等。当时,元朝设立了河南江北行省和湖广行省。请注意,襄阳等地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管理。

河南江北行省下辖了12个路、7个直隶府、34个散州、182个县,襄阳路属于其中之一。从地质结构来说,襄阳地区与河南的南阳地区,地质结构连接在一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如果控制了南阳、襄阳等地,进能够南下两湖地区,退能够固守中原。对于南北双方来说,都输不起。东线的徐州、西线的汉中、中线的南阳与襄阳,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得不说,元朝把南阳、襄阳合并在一起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后来的明朝,很明显察觉了这个问题。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区划并不合理,管理结构十分简单,留下了各方面的问题。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以后,明朝形成了南北直隶一十三省的区划。

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的,例如河南省、山东省、福建省等等。区划与现在相比,已经非常接近了。明朝将襄阳地区,划入了湖广行省管理,被称为襄阳府。顺便说一句,明朝统治时期,还没有湖南和湖北。17世纪,清朝确立自己的统治以后,在明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

湖广行省的面积很大,实际管理上存在难度。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将湖广行省拆分为湖北省、湖南省。不过,湖广总督的职位没有变化,名称继续保留。林则徐等名臣,曾经担任过湖广总督。襄阳等地隶属于湖北省管理,众所周知,河南省的南阳、信阳等地,与湖北省相邻。不过,两省交界地区的地质结构很相似,风俗和口音也会相互影响。

例如信阳部分地区的口音,与河南省的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区的口音,差异非常大。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与此同时,南阳、襄阳等地的几条河流,经常决口,淹没周围的耕地、村庄。由于军阀混战严重,再加上土匪肆虐,这一地区的大小河流一直没有精力治理。

一转眼进入了建国的初期,1949年,处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湖北省会武汉市,曾经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属于建国初期的10多个直辖市之一,那时候,沈阳、广州等城市,都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与此同时,湖北省的两郧专区6个县,临时划入了陕西省代管。进入50年代,随着战后重建、经济建设等工作全面铺开,一系列重要项目开工建设。

过分复杂的区划,对于经济发展不利。因此,1952年,武汉市重新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早在1950年,被陕西省代管了1年多的两郧专区,还给了湖北省。当时,终于开始腾出手治理两省交界地区的几条河流。但由于几条河流,地跨了河南省南阳专区、湖北省襄阳专区,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需要协调,这是一个大工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1952年,湖北省襄阳专区襄阳县的朱李湾乡、栗胡赵乡、于湾乡等40余个村庄,被划入了河南省南阳专区唐河县管理。到了1956年,湖北省应山县的2个村庄,被划入了河南省信阳专区的信阳县管理。换而言之,湖北省总计有40多个村庄,陆陆续续划入了河南省。

我国需要聊聊唐河县,唐河县属于人口大县,拥有140多万人口。目前,唐河县正在进行一项大工程,那就是唐河的通航建设。据说,唐河具备了通航能力以后,能够行驶500吨级的商船,在唐河县城码头、郭滩停泊。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