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胜境《三绝图》卷

文徵明品行高尚。其父文林死后无钱送葬,郡邑赠财物助丧,而文徵明不受,百姓筑“却金亭”记其事。文林与内阁首辅张璁、杨一清为故交,但文徵明却不愿意以此谋仕途。45岁时,“宁王宸濠慕其(文徵明)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明史·文徵明传》)。54岁时,他受工部尚书李充嗣举荐入京任翰林院待诏,“预修国史”。但他不满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同僚之间的相互排挤,三年内三次辞官,最后回到故乡。在文徵明的绘画中,山水画成就最高。他的山水画主要以青绿、浅绛、水墨为主,水墨还可分为细笔和粗笔。他深受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影响,推崇典雅、秀润、含蓄的画风。其作品多描绘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生活,构图平稳、工而不刻。元代以后,山水画主观抒情倾向剧增。而文徵明的《三绝图》卷便是以实景为题材,表现文人士大夫优游于山林胜境的作品。

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文徵明《三绝图》卷为纸本墨笔,卷后有作者题写的三首“石湖诗”。石湖位于苏州城西南,南接太湖,北汇胥江,原为太湖内湾,因湖底多岩石得名,以吴越遗迹和田园风光见称。湖西面有上方山山下及东、南、北三面多良田沃壤。越来溪穿湖而过,溪流贯行春越城二桥入横塘。文徵明等人经常邀集友朋来此雅聚,或登山访古寺,或泛舟湖中并留下不少诗画佳作。

此作上半卷绘延绵伸入湖水的上方山,下半卷画石湖水景。在起首处,画家先用披麻皴画出上方山的坡脚,然后用淡笔皴染出土石的质感、体积感,再用横笔勾勒出隐隐约约的弯曲的石条状山坡路径并使草木夹杂山间,苔点或在石间、或在石外。依山坳而建的石佛寺掩映在树木之中。山脚石矶之上有葱茏的树木。中景绘有与堤岸连接的两桥。行春桥上有带着童子携琴访友的文人正在向人问路。过桥至湖中山石,上有数棵梧桐和枯木。越过独拱的越城桥,有仅仅露出屋顶的临水茅屋数间。广阔的湖面上,几艘船扬帆而行,极远处岛渚隐约可见。画面中的景物与人物都非常简括,墨色也比较单纯,有一种速写式的率意之美。画家在此作中采用含蓄的描绘手法,只绘写出上方山的山腰及山脚,又令庙宇和茅屋在树木中若隐若现,由此增加了画面的意境。

《三绝图》卷属于文徵明的粗笔水墨作品,多取法于沈周、吴镇。画面上,山石、树木的布置变化多端,有繁有简、有虚有实,山石层叠,树木浓淡相交、穿插自然。墨法上,画家使用淡墨和较淡墨,作细笔皴染极少使用浓墨,形成了前后、深浅的对比和凹凸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显滋润和立体。在树法上,画家学习倪瓒树法中既有浓淡的自然变化又显得清新秀润的画法,同时又使用赵孟頫、黄公望的点叶法,使所画之树既有丰富的浓淡变化和分明的层次,又浑然一体、浓密清丽。另外细密而有节奏的点苔、树木有规则的点叶、山峦和岩石多种几何形体的对应和穿插,这些都是文徵明绘画富有个性的形式要素。

诗、书、画一体的《三绝图》卷显示出文徵明在绘画、诗词、书法等多方面的艺术造诣。细读画卷最后的题诗,观赏前面的图画,会不由得随着画家之笔畅游于楞伽山麓、石湖之畔。此作诗画结合,成功地展现了吴中胜境,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摘自《中国书画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