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美古韶城 | 在曲江的老砖墙里寻找历史的智慧
多少年前,他们一砖一瓦砌了一面面墙,垫了一道道阶梯。
春日暖阳时,晒谷场上铺满了金黄谷粒;盛夏傍晚分,天井下摇椅蒲扇望星空……
祖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生活,也许现代人已经很难实现,但这种生活状态却已化作一道道感悟和智慧,指引着后人向善向美。它们无形态可捕,可却又仿佛有姿态可寻,就在眼前斑驳的墙壁上,或在脚下平整的石板上。
古围屋,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思……
骆氏围

曲江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曲江区白土镇河边村三都村西南面,地处龙归河沿岸平原,龙归河东岸,西北靠雄峻的扁山石。



骆氏先人建于清代的围,整体坐西北向东南,长方形,单层,高7米,面阔30米,进深25米,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均由二面坡硬山顶,重檐牙纹,青砖砌,覆黛瓦建筑构成。正门石灰石条铺6级阶梯。内以宗祠,为中心两侧罗列三杠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民居,多成危房。石灰石铺1米宽通道。



围前有400平方米不规则水池,石灰石阶梯上下池。荒草覆故垣,形势堪担忧。
饶屋围

位于曲江区马坝镇东约6千米转溪老饶屋东北面,始祖饶氏建于清代。围坐东北朝西南,北靠马鞍山余脉,南隔自东向西流的转溪遥对上南华山,西傍饶氏宗祠,遥对马坝,北靠韶钢,东接大塘镇。



后山古森葱茂,气息清明。东南、西北有石灰石筑沿古井,水质甜美,仍用。卵石砂浆砌,青砖筑塔形窗,长方形,高9米,宽近28米,进深近15米,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独开南方门,筑竖一字形、方形和圆形窗。四角突出,青砖砌重檐牙纹。形容傲慢,气质雄壮。

损毁殆尽,弃空。
三槐堂围

曲江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曲江区马坝镇龙岗王屋村西面,地处马坝平原西北隅,曹溪南岸,东南与狮子岩遥望。



王氏先人建于清代的围,仍住人;整体坐东北向西南,回字结构,2层,高7米,面阔100米,进深2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外围正幢为二面坡硬山顶,门镶“三槐堂”匾,配联:“三槐世第,两晋家声。”配二侧门,隔侧门为南北二面坡硬山顶,重檐牙纹,砂浆夯墙,覆黛瓦房(南侧多一框),周围20间住房。中央青砖铺,二侧石灰岩石条铺4米宽通道以内为内围,内二进一天井,以王氏宗祠为核心,分南北各2个居住单元,每单元均卵石铺5米宽天井,石灰岩石条铺沿,围绕住房。围前石灰石条筑排水沟,沙浆铺坪,掘约300平方米椭形水池,外筑3米高卵石围墙。
整体规格,浑如天成。
上乡炮楼

位于曲江区白土镇上乡村,地处北江西畔,隔北江与虎榜山遥望,平卧于坦荡的北江沿岸平原。



钟氏祖先建于清末的楼,坐西向东,正方形,4层,高12米,厚0.65米。深、宽均约5米,占地25平方米,面积约300平方米。仅开1扇东拱门,门额饰扇形图案。青石筑门、基,外墙青砖。内安木梯,2楼以设方形、葫芦形、宝瓶形枪眼。东侧设小卖部。体态方正。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或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