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以下文章来源于王耳朵先生,作者我是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我是王耳朵,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有硬来的:
“把牛杀掉然后一块一块过。”
还有暗讽的:“每天拖着牛996,不喂草,牛瘦到600公斤就过去了,不仅不增加成本,还能降低成本。”
更有质疑题目真伪性,直接开怼的:
“HR水平太次,公司不缺人,用这种主观题随缘刷人,给关系户搭台……”
比如你去谷歌,他们可能会给你拿出一盒铅笔,让你列出10种铅笔的非常规用途。 到了亚马逊,他们可能会问如果你来自火星,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你去微软应聘软件工程师,他们或许会想着让你去测试电梯……
来源:网易科技
“很多人陷入了塌桥或者扯淡的误区,这是比较外行和技术表面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道题如果真的有,那么面试官应该是PM(项目经理)。 赶牛过桥应该是一个实现需求的手段,面试者需要挖掘出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给出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面试者直接给出某个具体的、靠谱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面试者比较适合做研发基层; 如果面试者给出比较新颖的解决思路,不说最后能否实现,那么可以做项目接口人; 如果面试者给出全套解决视角,他要么做过功课,要么就确实可以带团队做项目。”
看过一个故事:
一群人为了争抢一块金子,大打出手。
这时,一个人偷偷拿起地上的一块钻石转身离去。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很多时候,起点相似的人,认知水平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和大家说一段耳朵的亲身经历。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高中同学阿辉。
15年前,我们怀揣梦想。从小山村一起来到省城念大学。
后来大学毕业,我去深圳、北京闯荡,最后又回到了省城。
阿辉念完大学,托关系,进了老家的一家单位。
我们的交集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次他来找我,说想在省城发展。
当年我也还没混出头,但总算天南地北走了一遭,开了开眼。
身为老友,我非常乐意和阿辉分享我的经验,还极力向他推荐当时还处于“新生期”的新媒体行业。
可阿辉在招聘网站上转了一圈,最后简历还是投的老本行行政管理。
其实我很理解他,一是这是他擅长的领域。
二则那时的他不仅不了解微信,更不相信微信能够战胜QQ。
在老家待了几年,他似乎“错过了一个时代”。
曾经同频出发的两个少年,终归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理论:个人构念论。
意思是一个人的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
当一个人的认知较低时,思维就会趋向单一,缺乏弹性,不易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也许那样的你也很努力,却只会陷在认知的闭环中,很难突破出来,看到更高维度的世界。
葛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相:
真正决定人与人差距的是“思维认知”。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处于社会底层,又缺乏智慧,没有经验,不善于学习,想要跨越阶层,希望将十分渺茫。
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绝佳途径。
有人告诉你:你只要给我100块,我就教你马上能赚1000块的方法,你愿不愿意?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因为马上就能赚钱,多么落地的方案,我当然需要啊。 然后当你把100块交给他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马上去找10个像你一样的傻瓜。 看似如此合理,却又如此荒唐,这就是传销和很多骗局的本质。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没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撑她持续发展。 华为的所有文化的内涵,都来自世界的、来自各民族的、伙伴的……甚至竞争对手的先进合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