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老漂一族”的无奈之举
相关推荐
-
卖房投奔留美儿子:美国养老梦碎后,他看不到未来,也回不去家乡
有一对天津的夫妇,两人是任教于同一所中学的老师.他们有一个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在1997年被美国的一所大学录取.儿子在美国留学期间,和一位东北的姑娘相恋,两人毕业后决定留在美国安家.为了支持儿子,夫妻 ...
-
儿子的江山,女儿的客栈
上期文章:身体,是活着的本钱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读者英子来信说: 父亲年纪大了,怕自己走后,儿女因财产起争执,把四个儿女叫在一起开会,让我和两个 ...
-
老人8个子女却愁8300元药费 赡养父母你做到了吗?
绍兴柯桥的朱家老父亲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朱家老母亲也八十多岁了.两老膝下有六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儿孙满堂,父母高寿,按说朱家老父母应该享受着天伦之乐.最近,八个孩子却因为一笔钱闹得不太愉快. 前段时间 ...
-
一位退休独居女人的心声:儿女不是晚年的依靠,再婚老伴更不是
人越是上年纪越怕老,更怕自己不能干了,遭遇子女的嫌弃.一位老人遭遇不幸,丈夫离去,子女不待见,感觉自己活成了悲哀.经历了风风雨雨,看清了人情世故,明白自己晚年的生活依靠的是什么. 自述人:刘女士,67 ...
-
深度关注:解决“老漂一族”问题之我见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师利国 今天发表了一篇<"老漂一族"的无奈之举>,没想到阅读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今日头 ...
-
北漂族蔓延至老年一代 '老漂'们的悲喜无奈
住所 ,在北京等一线城市,闯荡着一群年轻人,因为理想而努力抗争,随着奋斗着的年轻人渐渐步入中年,工作可能稳定了,但育儿.养老等问题又接踵而来,由此就衍生出了"老漂"一族. 年迈的她 ...
-
优势视角看“老漂一族”的城市社区生活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欢欢 机构 | 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 老人跟随在外打拼的子女从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带孙子.照顾家庭,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老漂一 ...
-
关注:不可言喻的“老漂族”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师利国 过去有叫北漂的,后来又引出上漂,广漂,深漂,现在又有"老漂一族"之说,新鲜名词层出不穷.原 ...
-
“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处在流动.分离和聚合的巨大变动中,随着年轻人口流迁的定居化和家庭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作为"从属人口"也卷入人口流迁的大潮中.老年人口的"人户分离&q ...
-
那个帮子女带娃的“老漂族”,他们的烦恼,你根本想不到
人到老年万事休. 然而现如今却有很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走上了"漂"的道路,他们被称之为"老漂族". 老漂族,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为了照顾第三代, ...
-
老漂族:亲情向左,爱情向右
上期文章:人到中年,不攀比,不计较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01 再婚公婆被分居 秋高气爽,难得我和老公的年假赶在一起,我们计划着自驾车带着婆婆和一对 ...
-
她,50岁,在北京给儿子当“免费保姆”:1800万老漂族何去何从?
北京,天通苑,号称"亚洲最大社区". 这里是地铁五号线终点,从这里去北京中心天安门,需要换乘一次,17站耗时1个小时. 这里生活着近90万常住人口,其中一半左右是外来的" ...
-
1800万老漂族:若爸妈做不好这些工作,就别让老人来帮忙带孩子
在中国,老人帮着带孩子经常被看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老人比例就高达43%. 这些背井离乡,替子女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