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生怎样变化[第4页]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管制德国的机构。根据《克里米亚声明》和《苏美英法关于德国管制机构的声明》等国际协议于1945年7月成立。由苏、美、英、法4国占领军总司令组成。总部设在柏林。任务是共同处理全德有关问题,旨在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战争潜力,促使建立民主和平的德国。委员会的决议须一致通过。1947年起,美、英、法3国占领区先后合并,1948年3月苏方退出委员会,委员会工作陷于停顿。1949年3月成立管制德国(西德)的盟国高级委员会。1955年西德同美、英、法3国签订的《巴黎协定》生效,西德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后,高级委员会也宣告取消。
多瑙河委员会
多瑙河流域国家的政府间组织。根据1948年缔结的《多瑙河新公约》,于1949年成立。宗旨:保证多瑙河自由通航,尊重多瑙河流域各国的利益和权利,加强各国之间以及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成员国有罗马尼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南斯拉夫。1957年起,西德交通部专家也参加有关委员会的工作。总部设布达佩斯。参《多瑙河新公约》。
巴尔干同盟
1953年2月南斯拉夫、土耳其和希腊三国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签订《巴尔干同盟条约》(也叫《南希土友好合作条约》或《安卡拉公约》),同年5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巴尔干同盟。1954年8月,3国又在南斯拉夫的布莱德签订了《南希土同盟、政治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总部则由安卡拉迁至雅典。
西欧联盟
根据1954年10月23日《巴黎协定》,由“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组而成,1955年5月6日正式成立。成员国有:英、法、西德、荷、比、卢森堡和意。原是一个防务、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协调机关,后防务和经济方面的协作任务分别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承担。组织机构:部长理事会、议会、军备管理处,常设军备委员会和秘书处。总部设在伦敦。
巴黎统筹委员会
西方国家为协调和控制对社会主义国家战略物资及高、精、尖技术的出口而成立的一个组织。根据美国的提议于1950年元旦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黎。成员国有:美、英、法、意、荷、比、卢森堡、挪、丹、加拿大、西德、日、葡、希、土。该组织不对外公开,由各成员国委派官方代表组成。不定期举行会议。日常工作由常设秘书处主持。下设调整委员会、咨询小组和中国委员会。该组织的日常工作是编制和增减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货单,要求各成员国严格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军事装备、原子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该组织长期从属于美国的经济战略,但西欧和日本在70年代以后同美国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矛盾日益尖锐。
利马集团
拉美国家为促进中美洲危机的和平解决,支持“孔塔多拉集团”而建立的集团。1985年7月28日,阿根廷、巴西、秘鲁和乌拉圭4国利用参加秘鲁新总统就职仪式之机,在秘鲁首都利马组成,故名。该集团是在孔塔多拉集团为和平解决中美洲危机所作的斡旋活动遭到美国强硬政策的抵制而处境困难的情况下组成的。该集团的主要任务:经常交换情报,为协调外交活动而进行磋商,开展支持孔塔多拉集团的外交活动,推动中美洲和约的签订。1985年10月多米尼加参加该集团。参“孔塔多拉集团”。
卡塔赫纳集团
拉美国家在债务问题上为同工业化国家实行直接对话而形成的集团。1984年6月,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墨西哥、秘鲁、多米尼加、乌拉圭和委内瑞拉11国外长及经济部长在哥伦比亚北部著名滨海城市卡塔赫纳举行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当时拉美外债高达3,500亿美元)。会议期间,11国签署了《卡塔赫纳协议》,要求发达国家放宽支付外债的条件和降低利率,并决定成立一个同工业化国家直接对话的机构。因与会国在债务问题上立场一致,故11个与会国被称为“卡塔赫纳集团”。该集团于1984年9月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2月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举行第三次会议,均呼吁工业国家向债务国直接对话,使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法兰西共同体
原为法国同它在非洲的殖民地组成的“法兰西联邦”。由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法兰西联邦”日趋瓦解。1958年9月法国制订的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将“法兰西联邦”改为“法兰西共同体”,允许这些殖民地在内政、经济方面有自主权,但外交、国防等仍由法国控制。1959年2月,“共同体”宣告成立。当时,成员国除法国本土、“海外省”、“海外领土”外,还包括前法属非洲的12个国家:达荷美(今贝宁)、象牙海岸、苏丹(今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乍得、刚果(布)(今刚果)、加蓬、塞内加尔、马达加斯加、乌班吉沙立(今中非共和国)。1960年6月至11月,上述12国先后宣告独立。至1973年,达荷美、尼日尔、上沃尔特、象牙海岸、马里、毛里塔尼亚、刚果、马达加斯加先后退出“法兰西共同体”。
欧洲联邦
把欧洲各国组成统一的“联邦”或“欧洲合众国”的政治主张。历史上曾有过形形色色的“欧洲联邦”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一度主张欧洲“一定要组成联邦”,并指望它所支持的“欧洲委员会”等组织成为实现这个计划的主要步骤,但遭到失败。70年代以来,由于霸权主义对西欧的威胁,1972年10月,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发表声明,提出了在70年代结束前建成“欧洲联盟”的计划。
欧洲议会党团
欧洲议会中按政治倾向组成的党派集团。至1985年10月,欧洲议会共有434名议员,组成7个议会党团:(一)社会党党团,包括来自西德社会民主党、法国的左翼激进党人运动和社会党、英国的工党和北爱尔兰社会民主工党、全希腊社会主义运动、意大利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荷兰工党、比利时的瓦隆社会党和弗拉芒社会党、爱尔兰工党、丹麦社会民主党、卢森堡社会主义工人党和丹麦格陵兰前进组织等15个党派的议员。(二)欧洲人民党党团。包括西德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意大利的天主教民主党和南蒂罗尔人民党、荷兰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法国民主联盟、希腊新民主党、比利时弗拉芒基督教人民党和法语基督教社会党、爱尔兰统一党、卢森堡基督教社会党和丹麦中央民主党等12个党的议员。(三)欧洲民主联盟党团,包括英国的保守党和北爱尔兰统一党、丹麦保守人民党3个党的议员。(四)共产党党团,包括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和丹麦社会主义人民党4个党的议员。(五)自由党和民主党党团,由来自法国民主联盟、西德自由民主党、荷兰自由党、丹麦自由党、意大利自由党、意大利共和党、比利时的自由进步党和自由改良党、卢森堡民主党和爱尔兰无党派人士的议员组成。(六)欧洲进步民主党党团,包括来自法国保卫共和联盟、爱尔兰共和党、丹麦进步党和英国苏格兰国民党4个党的议员。(七)技术协作和保卫独立党团,包括丹麦反对共同市场人民运动、意大利的激进党、无产阶级团结党和无产阶级民主人士、比利时人民联盟、爱尔兰独立党和英国工党(部分)等7个党派的议员。
欧洲绿党
西欧各国生态主义政党的政治性联盟。1984年1月成立。前身是各成员党的协作办事处。总部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欧洲绿党的直接目的是参加同年6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长远目标是:在保护生态平衡、反对核军备、提高社会福利、扩大基层民主和反对暴力活动等方面互相合作,进一步在欧洲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至1985年,其成员有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西德、爱尔兰、卢森堡、荷兰、瑞典和英国等9个国家的10个有关政党。
孔塔多拉集团
拉美国家为促使中美洲危机和平解决,反对外来势力干涉而成立的集团。70年代以来,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中美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使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和干涉也日益升级,中美洲局势日趋严重。对此,拉美国家深感不安。1983年1月8—9日,巴拿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墨西哥4国外长在距巴拿马城东南80公里处的孔塔多拉岛开会,提出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的倡议,主张拉美的事务应由拉美人自己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反对超级大国卷入中美洲冲突。由此,国际上称为中美洲和平面斡旋的这4国为“孔塔多拉集团”。
莫洛托夫计划
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的统称。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提出。6月27日,英、法、苏3国外长在巴黎会晤,讨论“马歇尔计划”。苏联代表团由外长莫洛托夫率领。因意见分歧,会议不欢而散。同年7—9月,英、法邀请22个欧洲国家在巴黎举行经济专家会议,讨论向美国提交申请援助报告问题。苏和东欧国家拒绝了邀请。7—8月间,苏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作为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击。西方将这些协定统称“莫洛托夫计划”。
范登堡决议案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一项修改美国对外政策的议案。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从军事上把盟国拴在一起,于1948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与加拿大、英国在华盛顿五角大楼举行会谈,通过了由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商定了建立“北约”组织的具体措施和规定。同年6月11日,美国参议院在讨论“五角大楼文件”的基础上,以绝对优势通过了共和党参议员范登堡提出的一项议案。该议案取消了美国在和平时期不同美洲以外国家缔结军事同盟的传统政策,确认美国“在持续与有效的自助与互援的基础上,以及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宪法程序”,参加把大洋彼岸的欧洲包括在内的所谓“区域性集体安全组织”。此决议案的通过,为美国参加拟议中的“北约”组织和其他地区性军事同盟组织完成了立法的准备工作。
舒曼计划
即“欧洲煤钢联营”计划。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国和西德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领导机构之下。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根据这一计划在巴黎签订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规定在6国范围内逐步取消煤钢关税和进口限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等。次年7月条约生效,8月成立联营“超国家”的高级机构。1967年7月,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执行机构合并为单一的执行机构。
普利文计划
法国建议实现西欧军事联盟的计划。1950年秋,在法兰克福召开的美、英、法3国会议和在华盛顿召开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国部长会议上,讨论了关于建立“欧洲军”的问题。10月24日,法国总理普利文提出计划,规定联邦德国本国不得拥有军队,但可以在“欧洲军”中拥有少量联邦德国军队。1954年10月美、英、法、联邦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签署《巴黎协定》。规定:取消对联邦德国的占领,成立在北约范围内的西欧联盟,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1955年5月,《巴黎协定》生效,西欧联盟正式成立。
怀特计划
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受命拟就的美国在战后控制国际经济秩序的计划。怀特拟出了“国际稳定基金”方案和“国际复兴银行”方案。前一个方案规定:由各会员国缴纳资金组成国际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的份额。该组织的任务是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该组织有权监督和干预会员国国内经济事务。后一个方案规定:国际复兴银行的资本总额为100亿美元,主要任务是向会员国提供长期信贷。上述两个方案的实质,是以美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英国对此持异议,提出“凯恩斯计划”(参“凯恩斯计划”)。但在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面前,英国被迫放弃凯恩斯计划。在怀特计划的基础上,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凯恩斯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为对抗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而制订的名叫“国际清算联盟”方案的计划。因该方案由英财政部顾问觊恩斯制订,故名。该方案建议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即“国际清算联盟”,由“联盟”发行不兑换的计算单位“班柯”,通过“班柯”存款帐户的转帐,清算各国间债权债务。各国在“联盟”中承担的份额,以战前3年平均的贸易额计算,不纳现金。总办事处设伦敦和纽约两地。英国提出该计划,是欲避免因巨额债务和缺乏现金而受制于美国,并欲同美共享国际金融领导权。但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放弃该计划。参“怀特计划”。
哥本哈根报告
欧洲共同体就国际事务采取独立的共同立场的第一个文件。1973年7月,欧洲共同体9国外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更密切合作的12点计划,即“哥本哈根报告”(因该报告是于1973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欧洲共同体9国首脑会议上发表的,故名)。报告说:“目前的国际问题,是9国中的任何一国难以单独解决的。国际上的事态发展,以及权力和责任日益集中于数量非常少的大国手中一事,意味着欧洲必须团结起来,并且越来越用一个声音说话。”
罗杰斯计划
1970年6月25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提出的“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方案”。主要内容:主张埃及和以色列实行“3个月的有限期的停火”,在联合国242号决议基础上,讨论以色列军队撤出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问题。在此期间,双方各派代表同联合国调停人雅林会谈。7月23日,埃及(当时叫阿联)总统纳赛尔宣布接受该计划。7月31日,以色列宣布接受此计划。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伊拉克、叙利亚等国表示反对。
林中散步方案
1982年7月16日,美苏日内瓦中导谈判的代表尼采和克维钦斯基在一次林中散步时拟定的试探性方案。主要内容:如果苏将其部署在欧洲的SS—20导弹减至75枚,美国将不部署潘兴Ⅱ导弹,仅部署与苏SS—20导弹数字相应的75枚巡航导弹。这一方案当时被双方政府拒绝。后在谈判中又重新提起该方案,成为后来中导武器谈判的一个基础。
零点方案
美苏限制核武器谈判中提出的一个方案。1981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表示:若苏联愿将其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全部撤除,那么美国将取消原定在1983年在西欧开始部署572枚潘兴Ⅱ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计划。这意味着苏美在欧洲的中程导弹都等于零,故里根建议被称为“零点方案”。同年11月24日,勃列日涅夫提出:若美国同意取消部署新导弹的计划,则苏联赞成在欧洲彻底消除中程核武器系统,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零点方案’”。
双零点方案
美苏限制核武器谈判中提出的一个方案。在中导谈判中,美国认为苏在欧洲的近程核力量占绝对优势,单纯实现中导“零点方案”将使西方处于苏近导和常规力量的优势威胁之下,故坚持将限制近导作为达成中导协议的先决条件。1987年4月,戈尔巴乔夫表示可以就销毁欧洲大陆上的射程为500—1000公里的中近程导弹进行谈判。几天后又进一步表示可以全部消除它在欧洲的中近程导弹,把苏美在欧洲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全部减到零。此即“双零点方案”的概念。
全球双零点方案
美苏在限制核武器谈判中提出的一个方案。1986年10月,美苏首脑在雷克雅未克达成妥协,同意在欧洲大陆以外各自保留100枚中程导弹弹头。1987年7月21日,戈尔巴乔夫表示,为了解除亚洲国家的担忧,苏愿撤销原拟部署在亚洲的100枚中导弹头,条件是美国也这样做。中近程导弹也将撤销。在欧亚全部消除中程和中近程核武器即“全球双零点方案”的内容。
尤里卡计划
即法国总统密特朗1985年4月17日提出的建立“工艺技术欧洲”的主张。该计划的英文名称(EuropeanResearchCoordi-nationAgency)的缩写恰好与希腊文“Eureka”相近,故简称“尤里卡”。(据说“Eureka”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意思是“有办法了!”)该计划于1985年7月在有17个欧洲国家参加的关于“尤里卡”计划的第一次部长会议上正式宣布诞生。该计划的目的:通过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在高级技术领域的合作,使欧洲掌握和应用对其未来至关重要的技术,增强欧洲各国工业和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具体内容:在电子光学、新材料、大型电子计算机、大功率激光与粒子束、人工智能和高速微电子6个领域进行研究与开发合作。为实行该计划,设立部长会议作为协调机构,下设秘书处。该计划由法国首倡后,得到西欧大多数国家积极响应,这是西欧国家振兴科技,维护自己独立地位的重要战略步骤。
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简称“亚安体系”。1969年5月28日苏联《消息报》发表政治评论员文章,鼓吹拼凑“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把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新加坡和柬埔寨列为成员国。同年6月,苏共领导人又在“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国际会议”上提出该计划。8月17日,莫斯科电台又宣称,该体系将以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为核心,最后将包括从中东到日本的所有国家。该计划在“集体安全”和“区域合作”的名义下,欲达到苏联分化和控制亚洲国家的目的,但为亚洲国家所拒绝。
战争边缘政策
美国的一种对外政策。1956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主张美国“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的边缘,又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这种主张被称为“战争边缘”政策。
核讹诈政策
以核武器进行战争威胁达到侵略或其他反动政治目的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核武器恫吓和控制中小国家,遏制革命运动。苏联在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后,亦实行核讹诈政策,借此推行侵略和扩张政策。
肥沃新月计划
英国于1942年指使伊拉克首相努里·赛义德提出。它企图将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组成一个由英国控制的联邦。由于这些国家所构成的地区一向被称为“肥沃新月”地带,故名。该计划在二战中未能实现。战后,英国为抵制美国势力渗入中东,指使赛义德将原计划略加修改重新提出,企图把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组成联邦,由伊拉克国王当联邦的国王。因遭到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反对而失败。
科伦坡计划
全称“南亚和东南亚合作经济发展科伦坡计划”。1950年1月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的英联邦外长会议上产生。次年7月开始实行,并成立科伦坡计划组织。设有咨询委员会、技术合作理事会和常设局等机构。总部设科伦坡。1977年有成员26个,其中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斐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和泰国均为“受援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援助国”。70年代以来,“受援国”之间也实行了互助。“援助”都是通过双边协定安排,因此,科伦坡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国别计划、双边援助和多边机构的混合体。原定1957年6月底满期,后几度延期,1974年12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4次咨询委员会会议又决定延期到1981年。
戴维营协议
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美国3方在离华盛顿不远的戴维营举行会谈所达成的协议。9月17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参加下,在白宫签署两个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文件规定:双方将以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作为和平解决以色列同其邻国冲突的基础;双方将在3个月内缔结一项和平条约。上述两个文件被称为“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签订埃以和约。
西柏林问题
指西柏林的国际地位问题。二战后,苏、美、英、法4国分区占领柏林市。1948年11月,在苏占区成立“大柏林临时民主政府”,同年12月在美、英、法3国占领区组成西柏林市政府,柏林从此分裂为东、西两个柏林。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东西柏林间筑起柏林墙。根据苏、美、英3国《波茨坦协定》,美、英、法3国对西柏林拥有最高权力。在它们支持下,西德实际上控制了完全处于东德境内的西柏林,并力图使这种控制法律化。而东德在苏联支持下,最初认为西柏林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强调西柏林是个独立的政治单位。1971年9月3日,苏、美、英、法4国签署了《西柏林协定》。美、英、法3国政府在保留对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的条件下,同意西德可以在国际组织中和在国际会议上代表西柏林的利益。西柏林的国际地位问题仍未最后解决。
欧洲军
亦称“欧洲防务军”,根据1952年5月西欧6国签订的《关于欧洲防务集团基础条约》建立的“超国家性质的欧洲防务集团”管辖的军队。这支军队由西欧6国(法、西德、意、荷、比、卢)各派若干军队组成;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统帅监督、组织、装备和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应付各成员国在其欧洲领土上发生的骚乱、各种灾难以及在其“负有防务责任的非欧洲领土”上发生的严重危机;该部队穿着划一的制服;基层单位(集团军以下)由同一国籍的部队组成。
不结盟运动
参“不结盟国家会议”。
巴列夫防线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在西奈半岛修筑的一条防线,因是在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巴列夫主持下构筑的,故名。该防线沿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全长170公里,纵深10公里,构筑了19座要塞、30个坚固据点,各据点有若干个钢筋混凝土碉堡,下面埋设了许多通往运河的凝固汽油管道,战时可向运河河面喷射,形成一片火障。防线前沿驻军3千,储备了足够3—4月用的军火、粮食。该防线被以色列誉为坚不可摧的防线。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该防线被埃及军队彻底摧毁。
雅尔塔体制
二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美、英、苏3大国就结束战争与维持战后和平问题通过的各种宣言、公告和达成的各种协议(包括秘密协定和口头协议)的统称。它的主要设计者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主要内容是如何结束战争、处置战败国、战后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维持3个大国的合作和确立战后世界的新秩序等。该体制表现出“大国一致”原则,亦反映了美国力图控制战后世界的设想。该体制在当时基本符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共同利益,反映了世界人民维持战后和平的愿望。但战后两大阵营的“冷战”破坏了该体制。
联合国军
朝鲜战争时以美国为首的16国打着联合国旗号组成的干涉朝鲜事务的军队。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宣布海、空军直接参加侵朝战争。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未出席的情况下,非法通过美国的提案,号召联合国会员国参加朝鲜战争。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决议,授权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司令部,并由美国任命总司令,统率侵朝各国军队,使用联合国旗作战。次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军共有16国的部队参加,以美军为主。其他15国是:英、法、澳、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希、荷、哥伦比亚、比、卢森堡、泰、菲、土、埃塞俄比亚。
万隆精神
1955年4月,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叫万隆会议)。会上参加国表现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间友谊等精神,通称为“万隆精神”。
巴黎—波恩轴心
60年代初,法国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而同西德结成的以法国为主的同盟。在政治上,法国于1963年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同美国主张的“大西洋的欧洲”分庭抗礼,1963年元月与经济实力雄厚的西德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在经济上法国积极推动实施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并在投资、贸易、货币等方面对美加以限制;在军事上,1966年3月法国宣布正式退出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在外交上,法国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毅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等。以法国为核心的这个同盟,是1967年7月正式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
维护200海里海洋权斗争
拉美国家带头掀起的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1947年,智利和秘鲁第一次提出200海里海域享有控制和管辖权的主张。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美在会上主张3海里领海,苏联主张12海里领海,拉美国家仍坚持200海里领海主张。70年代初,随着两个超级大国争夺海洋霸权和掠夺海洋资源的加剧,拉美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出现高潮,发展为整个第三世界的一场浩大的斗争。到1974年4月,世界上110多个沿海国家,已有80多个国家分别主张或正式宣布确定最大限度为200海里的领海、专属经济区、承袭海或捕鱼区等不同形式的国家管辖范围,其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和法国等第二世界国家。1973年12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开始分阶段举行,到1982年4月举行了10次会议。其间,迫使日益孤立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于1976年4月和1978年3月分别宣布实行200海里渔区(但仍不承认200海里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