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异同
一、引言
昨天刷动态看到有全英文教学的基础七年制同学发问:拮抗药(Antagonist)和阻断药(Blocker)有什么区别?讲真我很佩服在基七每学期奋战全英文教学的童鞋们,如果我也经历这些怕是早就拍桌子撕书走人了——言归正传,在中文中拮抗药和阻断药并没有什么差异,都是激动药的反义词,而激动药又分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两种,那么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呢?(为便于后续的理解和记忆,首先从基础学说和概念讲起)
二、药物与受体的“占领学说'
在1926年,Clark提出了受体的占领学说。该学说认为,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如果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强,则占领的受体数目会更多,效应会更强。1954年Ariens修正了占领学说,认为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仅需要亲和力,还需要有内在活性(内在活性用α表示,α的取值范围为0<α<1)才能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内在活性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倘若药物只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则尽管其可以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效应,反而占用了生理性神经递质的结合位点,阻断其发挥作用,这类药就是下文要说到的拮抗剂。
三、量效关系曲线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药物的这种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为横坐标即可得到量效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药物剂量可以取真数,也可以取对数,但取真数和对数分别得到的曲线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当取真数时,得到直方双曲线,取对数时,得到对称S型曲线,二者对比图如下。
四、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他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其产生效应。需要注意的是,激动药产生的效应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其产生的作用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取决于其激动的传出神经受体的类型。例如,交感神经β受体在心脏上的作用是激动性的,则其激动剂多巴酚丁胺在静脉注射给药时,对心脏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用。而乙酰胆碱激动副交感神经M受体,因该受体的作用为抑制性,则乙酰胆碱的对心脏的作用为减小肌力或减慢心率等。
激动药依据其内在活性的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α=1),而后者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部分激动药在单独存在时,表现出较弱的激动作用,但与完全激动药并用则可以拮抗完全激动药的部分效应。例如:吗啡为完全激动药,可产生较强的镇痛效应;而喷他佐辛则为部分激动药,只引起较弱的阵痛效应。
五、拮抗药
拮抗药为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他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或生理性神经递质的效应,例如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
拮抗药根据其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效应强度最大值不变。如下图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不可逆,其作用可等效为使激动药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当增加激动药的剂量时,量效曲线不仅右移,效应强度最大值也会降低。如下图
六、占领学说的局限性
占领学说强调受体必须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药物所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才能发挥最大效应。但现实应用中,一些活性高的药物只需与一部分受体结合就能发挥最大效能,在产生最大效能时,常有95%~99%的受体未被占领。剩余的未结合的受体被称为储备受体,拮抗药必须完全占领储备受体后,才能发挥其拮抗效应。
此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对于同一受体有的可能是激动药,而有的则是拮抗药。占领学说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这时我们需要用另一种学说——二态模型学说来作解释,而类似以上两种学说的还有速率学说等。本文对二态模型学说和速率学说不做过多解释,屏幕前的你倘若感兴趣,可以通过药理学教材或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