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自愿,所有的建议都是一种压力

最近和一个个案的家长做了一次沟通,快要结束的时候,家长说,老师,我知道xx跟你聊得不错,你可不可以替我劝劝他做xxx事,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他真的很有好处。
我说,我认为你的某些建议的确是很好的,他也知道应该这么做,但关键的问题是,他做不到。当他知道应该这么做可又做不到的时候,内在就会产生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会让他感到愤怒,如果你这个时候再要求他这么去做,就会把他的愤怒点燃,这个就会引爆你们之间的争吵。另外,你觉得很好的事情,如果他并非发自内心地这么认同,即便他做了,对他也不会有真正的好处。
无论在咨询工作还是在生活中,的确很多人都喜欢给建议,而且的确很多建议从认知行为角度看都是好的,没有问题的,有时候有些人愿意接受,有时候有些人却并不愿意接受,并且可能还会因此而产生不小的矛盾。
为什么?
愿意接受的人,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受和改变的准备,所以愿意敞开胸怀去拥抱外在涌进来的信息,并且,别人给的建议符合他们潜意识的期待和需求。
不愿意接受的人,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并未做好接受和改变的准备,还处于相对防御的状态,这个时候,外界的信息无法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别人给的建议,不符合他们潜意识的期待和需求。
注意,我要强调的是潜意识,很多人会说,我是很开放的,我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是显意识,很多时候,人们的潜意识和显意识是不一致的,显意识这么想,潜意识却并不这么想,所以人们嘴巴上这么说,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是这样的。甚至,当人们太过刻意强调的时候,反而很可疑,他们的阻抗可能会更强烈。
当我们给的建议并不符合对方潜意识的期待和需求的时候,行为层面,人们会通过沉默或者拖延或者不做来表示拒绝,有时候则会通过言语直接给予拒绝。
深入到心理层面,你建议我这么做,可是我并不愿意,这个时候,就存在一股对峙的力量,特别是如果给建议的人相对处于比较强势的位置,那么被建议的人就会处于一种压力状态之下,并且那种压力会随着建议者的地位和能量的强弱而起变化,那种压力有些人可以承受,有些人则难以承受,难以承受的,就会通过愤怒或者恐惧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相信很多人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想要表达爱意的,可是,当我们无法真正理解的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爱意也会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荣格说,如果爱中没有包含着理解,那么这种爱本身也是无用的。为了恰当地使用理解,就需要有更广泛的意识,有更高级的观点来开阔人的眼界。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种历史力量的基督教并没有满足于劝诫人们爱其邻居,它还完成了一种不可能高估的、更高级的文化任务。它教育人们应该有更高级的意识和责任。诚然,就此而言爱是需要的,但是,爱应该与洞察和理解结合起来。其功能是照亮那些仍然处于黑暗状态的区域(这是一些处于外部世界的区域和处于内部心理世界的区域),并且把它们添加到意识之中。爱越是盲目,它就越是本能的,它就越是伴随着破坏性后果,因为它是一种需要形式和方向的动态活力。
因此,当你无法真正理解,谨慎给予你的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