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竟然在地铁站猛踢母亲,都是孩子的错吗?

女孩非但没有帮母亲拿行李,还对母亲不会坐地铁导致错过一班车的失误非常生气。她先是冲着母亲的箱子踢了两脚,后又向母亲身上猛踢。
让人意外的是,对于女孩的举动,母亲自始至终没有制止,还一直在安慰她。
路过的一名男子看不过去,挡在了女孩前面,也遭到了女孩的攻击。
看到这样的报道,很多人指责女孩:太不懂事了!
还有一些人比较理智,认为这是由于父母的溺爱造成。
为什么会教出这样的女儿?
白岩松表示,这个视频再次提醒我们一个大问题,绝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我们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个大行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51%控股。不要总是埋怨别人,先改变自己吧,否则“熊孩子”会越来越多的。
女孩这种行为的确是源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但这不是单纯溺爱的原因,而是由于“边界教育”缺失造成的。
“边界教育”缺失,会让孩子的行为没有边界感,做出孩子不该做的事,比如对父母撒泼、顶嘴,甚至动手“家暴”自己的父母。

3种家庭类型,培养出边界感缺失的孩子
看着视频中被女儿猛踢的母亲,很多人感到心疼。但其实这些会“家暴”父母的孩子,大都是由爱着他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
美国的儿童心理问题咨询师肖恩·格罗弗发现,会养出无边界感孩子的父母,通常有3种类型:
第1种:自责型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亏欠了孩子,所以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弥补孩子,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说有些家庭经济不好,父母就会感觉让孩子跟着自己受委屈了;或者是有些离异家庭,父母也可能产生对孩子的亏欠感。
当父母因为这些原因陷入自责,就会让孩子也形成父母亏欠自己的认知,潜移默化中会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于父母,甚至在得不到满足时“家暴”父母。
第2种:消极型父母 
这种父母对待所有事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对孩子的能力也保持一种没有信心的态度,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行为。
消极型父母喜欢给孩子“泼冷水”,会用“你不行”“别做梦了”这样的语言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当孩子长期在父母这里得不到认可,就可能对父母产生仇视心理,用“顶嘴”“暴力”等行为进行反抗。
第3种:娇纵型父母 
这种父母类型,就是我们大家都理解的“溺爱型”父母。
娇纵型父母希望尽可能帮孩子处理好所有事,不让孩子经受任何挫折。
当孩子适应了父母事事替自己解决的生活,就会失去独立意识,认为父母做这些都是理所应当。如果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了,就可能遭到孩子的嫌弃,甚至“家暴”。
孩子“家暴”父母的背后,表面上是他们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实际上是他们行为缺少边界的问题,更是他们无视规则用极端态度处理问题的危险信号。
边界感的缺失,让孩子无视社会规则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广西涠洲岛的一个景区内一名年轻的男子对着一颗仙人掌连踹5脚,直至将仙人掌踹断。
男子在对仙人掌进行破坏的时候,他的母亲一直陪在旁边,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当发现仙人掌断了以后,母亲的做法是带孩子快速离开。
母子俩被景区人员找到后,母亲给出的回应是“他还只是个孩子”。
虽不知道这名男子的具体年龄,但他已具备了成年男子的身高,早该明白不能随意破坏景区物品的规则。但由于母亲习惯性的纵容,所以男子在社会生活中也无法遵循“规则”,做出这种越界行为。
父母如果在家庭中没有给孩子建立边界意识,让孩子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习惯,那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也很难遵守规则。
今天孩子是看仙人掌不顺眼,踢断了仙人掌。如果明天孩子看某个人不顺眼呢,他又会怎么做呢?
去年10月,大连一名13岁的男孩残忍杀害了一名10岁的女孩,让人感到气愤的同时,还感受到了恐慌。
为什么一名13岁的男孩会这么残忍,做出这种丧失人性的事情?
其实恐怖的不是人性,而是这个家庭的教育。
在事件发生一年的时间里,受害人家里从来没有收到来自男孩家庭的任何道歉。
法院判决之后,男孩父母也没有按照判决进行赔偿。
父母都学不会判断是非,没有做错事要承担责任的观念,没有遵循法律的觉悟,孩子又怎么可能明白是非,怎么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在家里,父母可以尽可能纵容孩子,甚至可以接受孩子对他们的“家暴”行为,但是到了社会上,一旦越界,可能带来的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学会这3点,帮孩子建立边界感
孩子的边界感是以后踏入社会,适应社会规则的基本保障。为了孩子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边界教育。
对孩子进行边界教育,为他们树立规则的最好时期是2-3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一些自主的探索意识,在这个阶段,父母就要开始帮他们建立规则,让他们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在帮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主要有3个要点:
第1点:规则数量不宜过多。
孩子在还小的时候,无法一次性接受太多规则,所以家长要学会精简规则的数量。一次性太多规则,反而会让孩子有被束缚感,产生排斥心理。
一般来说,刚开始制定规则的时候,最好把规则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
第2点:规则制定要具体。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尽可能具体一点。
毕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一些模糊的规则反而会让他们混乱。
比如说“每天不能玩太长时间的手机”,可以具体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晚上要早睡”,可以规定“8点必须上床睡觉”......
通过具体的规则,可以让孩子更好理解,也可以避免孩子为不执行找理由。
第3点:平等的家庭规则。
不管我们怎么要求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以身作则。一个有规则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形成边界意识。
所以在家庭中也要有一些规则,要大家一起共同执行。家庭规则的执行,要尽可能保持平等的原则,也就是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能够接受的规则。
比如说再生气也不准骂人,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玩手机,每天晚上必须阅读一个小时......
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家庭里,孩子更容易养成边界感,避免越界行为的产生。
另外,如果孩子长大一点,可以让他参与到家庭规则的制定中来,让他们对规则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更容易形成边界意识。
让孩子形成边界意识,不是为了束缚孩子的行为,更不是对孩子的伤害。
家长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让孩子学会懂规矩、守规则、行为有边界,是为让他们在规则之内获取更大的自由,是为他们在离开父母之后的自我保护做好准备。
希望父母都能“狠”一点,用行为的边界教育,来为孩子树立以后的安全边界。
作者:筱    筱
(0)

相关推荐